郭西明丨理发(散文)

(0)

相关推荐

  • 白玉稳 / 白先生的理发故事

    白先生的理发故事 文丨白玉稳  晚上回家,小妹子来了,给老人理发焗油,准备过一个好年.我说,是不是也得焗焗油,让自己清爽一下,改头换面?小妹说可以,看着镜子里凌乱的杂毛,必须出去捣治一下,归顺截短.没 ...

  • 党栋 | 剃头匠老刘

    剃头匠老刘 文|党栋 (一) 在我们乡下,理发叫做剃头. 那个时候我还很小,长到七岁还没有离开过我所居住的这个叫石头沟的小山村,听这村子的名字,你就可以想象出我们村子的样子了吧. 记得离家最远的一次, ...

  • 散文||趣话理发

    趣话理发 小时候理发,记得常常是一个上了年纪的理发匠老头儿挑着个剃头挑子,游街串巷地为人们服务.他的剃头挑子,一头是一个凳子外型的柜子,凳面以下有三层抽屉,放一些剃头刀等必备的工具; 另一头是火炉上坐 ...

  • 墨白/剃头匠老梅(小小说)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剃头匠老梅 墨  白   剃头匠老梅在我的印象里总是那样清瘦,肩上的挑子一头热一头凉.热的一头是一个炉子,炉子上放着一把铁壶.老梅挑起挑子上路的时候,炉下的风门 ...

  • 剃头挑子那些事儿

    小时候,常见挑着剃头挑子的民间手艺人,走村串巷的给人们剃头.他们的挑子晃晃悠悠,一路走一路颤,一直走到夕阳在昏黄的树梢上,余光映出剃头匠脸上的疲惫和沧桑.谁也说不清,这种剃头方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而 ...

  • 如风往事之——再话关于剃头发迭桩事体

    儿时的记忆 勒拉老底子,笔者去写过两篇搭剃头发有得关系呃文章,迭嗰两篇文章分别就是--<如风往事之--閒话关于剃头发迭桩事体>搭<如风往事之--閒话剃头发外一篇>,自家觉着还有 ...

  • 郭西明丨洗手(散文)

    说起洗手,也许很多人都会说,这有什么可写的.其实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洗手的文章. 如今在家里,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流出,要热水有热水,要凉水有凉水.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洗手都是很方便快捷的.可是我常常 ...

  • 郭西明丨母亲的蓝围巾(散文)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冬天母亲总会围着一块蓝围巾.在村头,在田野,在雨雪中,在寒风中,母亲的蓝围巾常常被风轻轻卷起.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蓝围巾,就看到了母亲,母亲的蓝围巾成为我记忆中一道最美的风 ...

  • 郭西明丨不忘初心的坚守(散文)

    何谓"初心"?我清楚地记得24年前,我怀揣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来到了界首市最偏远的黄庄中学.当时的老校长见到我,语重心长地说:"小郭呀!你想好了吗?教育就是一种坚守 ...

  • 郭西明丨父亲的肩(散文)

    春节前的一个周末我回老家,父亲上地里看他的庄稼了,临近中午时我就去地里叫父亲回家吃饭,父亲在地头依着一棵杨树,手里夹着一根烟,深情地看着青青的麦苗,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冬日寒风呼呼地吹着,父亲那布满皱 ...

  • 郭西明丨揉麦穗(散文)

    小满过后,感觉阳光变得热烈而芬芳,空气中弥漫着麦子的清香.村里老柳树上的斑鸠又开始"咕咕堆堆,咕咕堆堆"地鸣叫着,布谷鸟也在喊着"麦秸垛垛,麦秸垛垛".此时此刻 ...

  • 郭西明丨娘(散文)

    在老家农村叫母亲都叫娘,我从小到大也一直这样称呼母亲.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就像我家门前的那棵老枣树,平凡中带着几分的坚毅. 从我记事起,我一直觉得娘是很伟大的,娘年轻的时候 ...

  • 郭西明丨呼隆集(散文)

    在老家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说法,每年的年三十,村里的大人们常常去赶集,说是赶呼隆集.小时候每年的年三十,我也常常跟着父亲去安徽和河南边界的天桥赶集.天桥是离我们家乡最近的一个集市,仅仅四五里地.这一趟赶集 ...

  • 郭西明丨寒风中的歌声(散文)

    今晚,从朋友家回来,我双手戴着皮手套,骑着单车,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的更早些,北方来的寒风已经把雪花早早带来了.霓虹灯闪烁的街上,车辆川流不息.一阵阵的寒风吹得我不禁打着寒战,两只脚冻得有点麻木了, ...

  • 郭西明丨下细粉(散文)

    最近喜欢上了抖音,每天在抖音里可以看到许多稀奇有趣的事情,还有一些劳动的场景,往往会勾起对往日的回忆.前天看了一段农村下细粉的视频我觉得特别亲切,因为我老家就在农村,对下细粉情景那是再熟悉不过了,看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