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从“关注成绩”中突围

案例中嵇老师遇到的困惑,目前已成为班主任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即学生评价“唯成绩论”。这突出体现于家庭教育中。

我的亲子关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关“家长最关心你什么”这一问题,超过80%的学生认为父母最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只有不到20%的家长关心孩子的生活困惑及人际交往。父母关心孩子的成绩无可厚非,但只关注成绩势必引发孩子的逆反和厌烦。

“唯成绩论”的家长,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把学习当成孩子生活的全部,这一认知体现了家长对孩子需求和发展的忽视,更是对孩子成长的短视。

这种评价的弊端一是过于单一。近年来,核心素养日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命题。丰富的社会实践、多样的课程设置不仅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更让学生生活得以丰富。然而,许多家长看不到这些教育内容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和意义,观念还停留于成绩决定一切的层面。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唯成绩论”和“唯学习论”。

调查显示,我的学生超过90%不喜欢父母整天“盯”自己的学习,他们希望父母看到自己的特长,给予他们支配时间的自由。同时,学生情绪低落、失控,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都是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成绩唯一,学习必然成为唯一的生活内容,生活如此单一枯燥,孩子如何热爱学习?

二是学生价值感低。如上所言,评价单一,学生的学业就是生活的重心,但学习是一个不断求难的过程,如果学生学习成绩不佳,获得的价值感必然不强烈。由此,学生会对自己失望、会质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会觉得生活无望,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衣食无忧,只要把学习成绩提高就好了,其他的事情不需要想。这恰恰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鸿沟。

三是教育效果消解。学生的生活集中于学校和家庭,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尤为重要。家长“唯成绩论”导致亲子关系紧张,使得学校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家校共育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

作为高三班主任,我经常收到学生的求助,大多是亲子关系引发的困扰,但家长却不以为然。同时,我也经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成绩不好,家长却不重视等。对此,我并不认为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是错误的,而是认为班主任更应该引导家长从孩子身心成长规律出发,从孩子心理需求出发激发潜能、提供帮助,促进孩子的自我成长。

家校共育是班主任工作亟待突破的难题。家校共育首先应是双方达成教育观念的共识,即家长和学校应以学生成长为共同的教育目的。关注学生成长,不仅要聚焦学业,更应着眼学生的素养发展、社会性发展。为此,班主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家长如何学习做家长,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特点,关注班级群体,从学生成长出发,给予家长科学的教育观念引导,让家长了解孩子除学习以外的生活,看到孩子学业以外的能力和特长,增强家长对孩子进行多元评价的信心。同时,班主任可以借助“家长学校”等平台,通过案例研讨及专家讲座等方式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二是赋予家长多重角色。从家校共育的现状看,高学段的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家长最难意识到自己的多重角色。高中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对家长的说教比较反感,希望有更多独立自由的空间。同时,家长与孩子之间交流减少,关系亲密度变小。

难为不是不能为,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切中“要害”。“唯成绩论”除了告诉我们评价单一的问题外,也预示着家长角色意识单一,更多把自己定位于孩子学业的监督者。所以,班主任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孩子的实践活动,丰富家长的角色。诸如职业体验、研学考察、公益活动等,让家长由监督者变成陪伴者、指导者和助力者。

三是提供交流平台。许多家长尤其是管控型家长,会在孩子日渐成长中惶恐不安,觉得孩子距离自己越来越远。班主任应理解家长,同时也要给家长提供了解孩子的机会,让亲子关系得以良性发展。

班主任可以提供对话平台,让家长和孩子互相了解,建构互相尊重、平等、信任的亲子关系。诸如有的班主任通过“家书”活动让家长和学生互诉衷肠,通过网络平台开展“节庆日”祝福语活动,提升学生的感恩情怀,还有的班主任通过论坛进行家长、学生、教师三方对话,解决矛盾。

在实践中,班主任更应侧重学生思想的引导、情感的建构。今天的孩子在宠爱中长大,很少也很难回应这种感情。案例中的班主任在学生表达困惑时,还应引导学生看到父母的初心,教会他们表达情感。比如,如何与父母交流、与他人沟通,这不仅解决了日渐疏离的亲子关系问题,更增长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获得社会性角色的真正发展。

案例呈现的似乎是一个小问题,但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班主任的确应正视自身的教育行为,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目的,从小问题中追溯原因,找寻破解之道,以此从问题中突围,达到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效果。

(蒋凌雪,上海市中国中学高级教师、班主任。上海市优秀班主任,徐汇区十佳班主任,徐汇区高中优秀班主任工作坊主持人)

《中国教师报》2020年11月18日第10版

作者:蒋凌雪

(0)

相关推荐

  • 三宽与我一路同行 家校携手共育新人

    连云港市海头初级中学 海头初中被区教育局推荐为"三宽家长学校全国总校"的实践校一年来,以落实<赣榆区教育局关于家庭教育工作要点>为指针,以组织家长收看"三宽& ...

  • 【孝文化】家校合作践孝行

    家校合作践孝行 实行孝德教育,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牵手互动,建立经常沟通的渠道和密切合作的形式,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优化环境,促进 ...

  • 班主任经验——家校阅读和写作

    班主任经验--家校阅读和写作 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的嵇怡老师作为班主任,除了做好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还应为家长搭建交流平台. 家校联系中往往是这样:高中学生的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可是 ...

  • 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何为

    王老师的烦恼是目前家校共育困境的焦点,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思考班主任在家校共育中的角色定位.职责定位等问题.一句话,在家庭教育指导这件事上,班主任何为? 曾经做过一份关于班主任工作困惑的调查,家校关系问题 ...

  • 家校共建 做孩子生命成长的摆渡人

    连云港市赣榆实验中学 2019-2020学年度,我校以全区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要点为指引,秉承"提高家长整体素质.提升家长教育水平.更好的培养下一代.造就新时代高素质的人才"家长学 ...

  • 李展飞:老师到底该不该叫家长?

    李展飞:老师到底该不该叫家长?

  • 中职班主任经验分享:以学业成绩为突破口的家校共育

    因微信公号改版,为防错过中职班主任的推送,请星标我或文末点在看哦 有人说,家校共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想说,只要你用心.用力.用真情,家长就会登上你育人之船,与你同舟共济. 一.找到与家长对接点 ...

  • 中国教科院发布疫情期间家校共育调查报告五成家长遭遇居家陪学困难

    原标题:中国教科院发布疫情期间家校共育调查报告五成家长遭遇居家陪学困难 2020年新冠疫情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也为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契机.停课不停学的居家学习,学习场域在学 ...

  • 固镇县濠城初级中学举行“让爱你的人为你自豪”家校共育报告会

    2021年4月27日,固镇县濠城初级中学邀请到善朝教育集团丁书承老师,为全校师生及家长做主题为"让爱你的人为你自豪"家校共育德育报告会. 上午9点,濠城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戴淑英的 ...

  • 家校共育示范校① 武汉大方学习的“家文化”带来了……

    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老师和家长携手同行,彼此应该充分尊重与信任.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学校和 ...

  • 安徽阜南:十一小家校共育报告会——慢下来,静享孩子成长时光

    2021年4月23日整理 <颜氏家训>云:"习闲成懒,习懒成病.夜觉昨非,今悔昨失." <诫子书>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

  • 践行三宽家长理念 探索家校共育新路

    在第五届家长大会上发言稿 (2021年5月20日) 连云港市赣榆区地处苏鲁交界,是江苏的北大门.近年来,赣榆区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领导 ...

  • 二实小“家校共育”家长代表发言稿

    前言: 昨天接到二实小吴校长的电话,又让我作为家长代表在学校的一次盛会上发言.吴校长极会说话,说实在找不到比我更优秀的家长,这么大的盛会,只能让我出马.吴校长的赞誉让我受宠若惊,又深感责任重大. 之前 ...

  • 安徽阜南:阜南三小田堂分校召开家长会——家校共育 携手共进

    2021年4月20日整理 为加强我们学校.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增进了解,更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我校于4月19上午8:30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由熊高运副校长主持,向家长们介绍学校现状和近期各年级 ...

  • 家校共育丨不管养男孩女孩,一定要让孩子吃这6种苦

    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作家苏心曾说: 如果在最该努力的年纪选择了庸碌无为,却借口平凡可贵.   我敢保证,将来你会非常后悔,却无法言说. 是的,你现在吃的苦,未来的岁月都会以恰当的方式,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