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都是饥饿思维
导读:
乔布斯说:保持饥饿,保持愚蠢。他的本义是,对事业的饥饿感与愚蠢,会促使人进入行动状态。如果一个人的心里,少了这种非理性的力量,就会落入确定主义的陷阱。当你能够确定猎物所在,猎物已经不在那里了。最终确定主义者活一辈子一无所获,只有饥饿主义者,才会得到他们所渴望的机会。
由此我们就知道,高手都是饥饿思维。
作者:老雾,当代著名畅销书作家,天使投资人,腾云智库成员
来源:雾满拦江(ID: lwwuwuwu)
欢迎将本号星标、置顶,不要错过管理好文
01
选择的概率
卡内基德隆大学有位教授,迈克尔·特里克。
他致力追求完美,为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忧心忡忡。他担心遇到个不合适的妹子,草率成家,反而会因为心急错过好婚姻。为此他苦攻数学,潜心计算他遇到最完美爱人的时间概率。
研究发现,一个人选择到完美爱人的概率,是37%。
假设迈克尔每年遇到的女性数量均等,那么他从18岁时开始选择,在他26.1岁之前或之后,选择到的爱人完美度,都低于37%。
他必须要在26.1岁那天,向遇到的最喜欢的姑娘求婚,这个姑娘成为他完美妻子的概率,是最高的。
计算结果出来后,迈克尔就开启了无情模式。在还不到26.1岁之前,无论遇到多么好的姑娘,他也冷冰冰不动心,就这样的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等到了他26.1岁的那天。他立即冲出门——时间很急,他必须要选在26.1岁的点上求婚,错过这个时间,他此生再遇到完美爱人的概率,就会直线飙降。
终于,他在茫茫人海中,看到了那个让他怦然心动的妹子。
迈克尔冲过去:嫁给我好咯?
妹子吃惊的望着他,大喊起来:来人啊,这里有只大色狼!
不是……那什么……迈克尔在被扭走之前,终于醒过神来了。
他的算法是没问题的。
有问题的,是别人不按他的算法来。
在26.1岁时,他遇到的心仪女性,确是他最大概率的完美妻子——但是他,却不一定是人家的完美丈夫。就算是,人家也未必就非得答应他,何况大家还不认识。
可怜的迈克尔教授,就这样错过了他的“黄金择偶点”。那么他此后的人生,还结不结婚呢?结不结婚呢?

02
不存在完美计划,只有完美行动
03
高手都是饥饿思维

04
真正的高手,不会拘泥于枝节
01
俯瞰大局
02
饥饿感或野心
03
移动标靶意识
04
以概率思维为取舍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