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68)
相关推荐
-
伤寒论201-210条
201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可不可以看作三阳合病,脉浮紧是太阳病,潮热是阳明病,发作有时是少阳病,三阳合病会出现盗汗? 202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 ...
-
经方:小承气汤(阳明腑热,小肠便秘)
小承气汤 [原文]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当更衣,不尔,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作者]张仲景 [出自]& ...
-
经方:大承气汤(阳明腑热,大肠便秘)
大承气汤 [原文]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73)
第七十三讲 2015年8月30日下 栀子偏于入血分,入小肠,清心包热:石膏偏于入气分,清肺胃热.如果肺胃和心包都热的话白虎汤和栀子豉汤合方. 伤寒论第222条"若渴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71)
第七十一讲 2015年8月23日下 咱们刚才讲了阳明病热入血室,阳明大肠热引起血热入到血里面,少阳病也有热入血室正好受到风寒了感冒了月经也来了,感冒比较厉害有时候热随月经排掉了不治自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67)
第六十七讲 2015年8月9日下 伤寒论第202条"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这是个阳明病口燥咽干的但是不想喝水,此必衄,这种情况下就容易鼻子出血,病机病理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65)
第六十五讲 2015年8月2日下 刚才我们主要强调了一下寒湿发黄与湿热发黄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在治疗的时候看 是热是寒,我在临床上治疗过一个本身是个寒湿发黄,寒湿的比较厉害但是治来治去热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63)
第六十三讲 2015年7月26号下 伤寒论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 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 ,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系太阴就是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58)
第五十八讲 讲于2015年6月27日 第一百七十条,"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就是说有表证的时候不要用白虎汤,发热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56)
第五十六讲 讲于2015年6月14日 第一百六十五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二十七".这是下利的葛根汤证的表证,吐的话加半夏,用完后汗出不解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55)
第五十五讲 讲于2015年6月14日 旋覆代赭汤主要是用生姜五两去胃中痰水,旋覆花用了三两代赭石用了一两,只是为了去嗳气.一个病人吐得厉害,几乎三四天吃不了东西.食后即吐有味的一般是热证,胰头.幽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54)
第五十四讲 讲于2015年6月7日 甘草泻心汤的煮法是用十碗水熬成六碗,去渣后再浓缩成三碗,胃气不足就不要水太多.本身肠胃的功能因泻下已经差了,化不开水了,水太多会影响药效,生姜泻心汤也是这样.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