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
相关推荐
-
便秘的克星——承气汤
没术语,无黑话,简单说明<伤寒论> 学中医,用中医,为家人建起健康防线 关注「达叔聊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北京入门班线下首期课程预报名 满十人即开课 线下课程主要为理论.医案 ...
-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脐旁2寸,即肚...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脐旁2寸,即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天枢穴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经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的要穴.大量研究显示,针刺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 ...
-
伤寒论:太阴病解
至道汇推荐搜索 胃痛 按热病论云.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嗌干.此热伤太阴之标.自阳部注经之症.非太阴本病也.仲景立本病为提纲.因太阴主内.故不及中风四肢烦疼之表.又为阴中至阴.故不及热病嗌干之 ...
-
【《伤寒论》太阴病解】4
按热病论云.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嗌干.此热伤太阴之标.自阳部注经之症.非太阴本病也.仲景立本病为提纲.因太阴主内.故不及中风四肢烦疼之表.又为阴中至阴.故不及热病嗌干之症.太阴为开.又阴道虚 ...
-
实话伤寒:太阴病
日期:2021年01月11日 感悟:古老医学进入现代医学体系的唯一理由就是治病有效,若非如此,那就是欺骗. <伤寒论>太阴病篇幅最短,条文八条,方三首,是<伤寒论>六经病中条文 ...
-
中医入门(44)太阴系统与太阴病的治疗
自2021年开始,国家从小学增设中医教育课,旨在全民普及中医药教育,为普及中医药文化,从即日开始用现代通俗语言深入浅出与大家共同学习中医药知识,使2021年前走出校园的喜欢中医药的同学补上这一课,希望 ...
-
中医入门(43)太阴系统与太阴病的诱因
自2021年开始,国家从小学增设中医教育课,旨在全民普及中医药教育,为普及中医药文化,从即日开始用现代通俗语言深入浅出与大家共同学习中医药知识,使2021年前走出校园的喜欢中医药的同学补上这一课,希望 ...
-
从 3 则医案看太阴病的辨病思路 – 经方派
医案1 张某,男,36岁,工人. 1963年7月11日,时当夏季,天气炎热,恣食生冷,袒胸纳凉,半夜腹胀,腹中痛,遂起如厕,未及天明,已下三行,初为溏粪,继则如注.上午来诊,已泻七八次.询得腹中冷痛, ...
-
学习经方的体会——如何判定太阴病?太阴病的治则是什么?
原创 王宪武 杏林隆源 昨天 单位:王宪武中医经方工作室 近些年来在经方家冯世纶先生身边跟诊,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进行了重新学习,再一次对胡(希恕)--冯(世纶)学术体系 ...
-
读方与用方(92)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吗
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吗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这几乎是历代伤寒学者的共识,是不可能有疑问的. 但,理中丸方出自<伤寒论>中的霍乱病篇,太阴病篇并没有提到理中丸 ...
-
太阴病辨虚实
太阴者,脾脏也,土也,太阳者天也,太阴经气连表,需要太阳的温度来温燥,只有得到太阳的温度,脾才能生,一旦太阴失去本能之气,那必然要病,有人说太阴无有表证,错也,太阴病兼表证,医误下,脾下痛,时疼时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