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14)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十四)

译释:于铁江

14

草写千文正写经,

温夫逸老各专城。

宋贤一例标新尚,

此是先唐旧典型。

【作者自注】

王升⑴,张即之⑵。

即升亦作昇,字逸老,号羔羊老人。行书似米元章⑶,草书圆润似怀素⑷,而秾粹过之。流传千文一卷,曾刻于南雪斋帖⑸及岳雪楼帖⑹,原迹今已不知存佚如何矣。

即之字温夫,号樗寮。楷书笔法险劲,结体精严,犹存唐人遗矩。流传写经甚多,今有影印者已数本。亦擅书大字,每行两字之长卷,亦有数本。载籍并称其榜书⑺,则已无存矣。

逸老书骎骎⑻入古,世之赝作古法书者,每以其书割截款字以冒唐贤。如馀清斋帖⑼之孙过庭⑽千文,墨妙轩帖⑾之孙过庭千文,俱是逸老之笔。馀清底本,疑出通卷重摹⑿,后加孙款⒀。墨妙底本则割去王款,添“过庭”二字,不知其王升之印章犹在焉。

【译者附注】

(1)王升(1067-?),字逸老,汴(今河南开封)人,南宋书法家。宋宣、政间,奉召为补右爵。南渡后,寓居嘉禾羔羊里,自号羔羊居士。虞集评:“逸老草书,殊有旭颠转折变态。”

(2)张即之(1186--1263年),宋代书法家,字温夫,号樗寮,历阳(今安徽和县)人。生于名门显宦家庭,为参知政事张孝伯之子,爱国词人张孝祥之侄,系中唐著名诗人张籍的八世孙。历官监平江府粮科院、将作监薄、司农寺丞。特授太子太傅、直秘阁致仕。后知嘉兴,以言罢。

(3)米元章:米芾,字元章。

(4)怀素(725-785):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5)南雪斋帖:丛帖名,清人武元蕙所刻。

(6)岳雪楼帖:丛帖名,清人孔广陶所刻。

(7)榜书:古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题署宫殿匾额的大字。

(8)骎骎(qīn qīn):渐进貌。

(9)《馀清斋帖》:丛帖名,收录晋、唐、宋各家书,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至四十二年(1614年)休宁吴廷摹勒选辑,正帖十六卷,续帖八卷。

(10)孙过庭(646~691):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名虔礼,以字行。吴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著《书谱》2卷,已佚。今存《书谱序》。有墨迹《书谱》传世。

(11)墨妙轩帖:清乾隆年间宫内所刻法帖。

(12)疑出通卷重摹:怀疑是王逸老整卷重新描摹孙过庭的千字文。

(13)孙款:孙过庭的落款。

【原诗题解】

此诗赞美宋代书法家王升的草书和张即之的楷书各有专长,还保留着唐代书法的风格,在标新立异的宋代书坛别具一格。

【原诗译释】

1.草写千文正写经:王升用草书写千字文,张即之用正楷写经书。

2.温夫逸老各专城:这分别是他们二人各自擅长的领域。温夫:宋代书法家张即之,字温夫,善写楷书。逸老:宋代书法家王升,字逸老,善写草书。专城:本指任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此指在某一领域独擅其长。

3.宋贤一例标新尚:宋代书家千人一律地喜欢标新立异。一例:一律。尚:风尚。

4.此是先唐旧典型:王升和张即之这两人却保持着先朝唐代的典型书风。

附图1:王升草书

附图2:张即之写经

于铁江

(YU TIE JIANG)

于铁江:男,笔名渔樵,现为博野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博野乡音编辑部编辑,文学功底深厚,尤擅格律诗词,曾主编多部高中语文相关教材。

历史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