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琐忆‖“开火”旧事

(0)

相关推荐

  • 荣辉短歌集:你哭着说好委屈(外10首)

    (图片源自网络) 荣辉短诗集 题在前面: 不知是否身体的缘故,这几日除了必要的工作,什么事儿也不愿多做,什么心思也不愿多想.闲下来,细思极恐:这节奏,是要提前老年化么?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彭荣辉 ...

  • 乡情琐忆‖“开火”

    ​村北有后埠,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村子筑有圩子墙,后埠就是村庄的天然的屏障,村子有东门.西门,南门,因为有后埠阻挡,所以没有北门,后埠成了圩子墙的一部分. 后埠成东西走向.绵延一二里路,高约三丈有余.由 ...

  • 乡情琐忆‖腊月旧事

    ​在我们小时候,一进腊月,老的就嘱咐要关好门.看好门--特别是吃晚饭,一定要先关门,再吃饭.于是问爷爷,爷爷就说"一进腊月,有些过不去年的,就要偷些东西来卖钱置办年货,腊月里小偷格外多,小心 ...

  • 乡情琐忆‖拾粪旧事

    ​拾粪,对于六零后七零后来说,应该不算陌生,我生于六十年代的最后一天,我没拾过粪,印象深刻的是爷爷拾粪. 那时农作物的肥料来源,一般是土杂肥,沤绿肥,以及人粪尿.化学肥料就是后来的事了,化学肥料还得花 ...

  • 乡情琐忆‖嫲嫲的石碾

    ​碾棚,在村子的前街.从我记事起,碾棚就只剩了下碾,没有了棚. 随着粉碎机.磨面机的到来,就"碾前冷落车马稀"了. 但也有用场! 比如俺嫲嫲,就经常在石碾上"做文章&qu ...

  • ​乡情琐忆‖挖炭泥

    小时候,虽说吃的不好,但是没饿着.因为小嘛,饭量也轻,生产队分的口粮基本就够了.父亲在外工作,省下的粮票还能补贴家用.劳力壮的就有些窘迫了,干活多,饭量大,不够吃的时候就只能细粮换粗粮的调剂,比如麦子 ...

  • 乡情琐忆‖白蒿芽·扒拉儿·烟袋杆

    ​一开春,白蒿芽就冒出来了,一到这个时节,俺嫲嫲就开始忙活开了-- 白蒿芽又叫茵陈,具有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利胆退黄的功效. 俺嫲嫲可不懂什么"茵陈",什么"功 ...

  • 乡情琐忆‖二大爷打猎

    ​邻居二大爷是"神枪手",一开始玩"洋铳",后来玩土炮(一种短筒土枪)再后来玩长瞄(长筒猎枪),至于什么气枪弹弓之类简直不值一提. 洋铳不像枪支,没有" ...

  • 乡情琐忆‖又是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这是歌曲中唱的. "风筝"是课本或普通话中的叫法,在我们老家把风筝叫"鹞子",风筝的叫法也就最近几十年的 ...

  • 乡情琐忆‖儿时的棉槐条子

    ​我的童年,正逢生产队时期,那时庄外的"沟头崖岭"上都长着"棉槐". 棉槐在我们老家又叫"紫穗槐",棉槐开花是一簇簇紫色的穗子,这或许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