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琐忆‖拾粪旧事
相关推荐
-
老席其人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几年前,我务工的单位从郑州西三环搬迁到郑州市东南方向,一个极其偏僻的村子--席庄. 席庄,位于郑州市区向南30公里,南曹镇往东15公里处.说它偏僻,是因为从郑州南环驱 ...
-
从自行车所想到的
时光在历史的车轮中默默地走过,瞬息万变的时代在浩浩荡荡的洪流中飞扬.人们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今天我从自行车的"行"说起,说说车轮发生的变化. 1983年,我被录用为村里的民办教师. ...
-
买车回村过年的感叹,汽车进入百姓家庭,最应该感谢的三个人
朋友圈的一句话:堵车,痛并快乐着,乡亲们,我回来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离家好多年,曾无数次做梦买车回村了,虽然不是什么豪车,但是终于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感谢卡尔·本茨,感谢亨利福特,感谢自己!准备进村 ...
-
平鲁城际公交明天开通!前两天免费!
3月29日,平顶山平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发布消息,为方便公众出行,经有关部门批准,3月30日起,该公司将开通运行市区-鲁山的909路城际公交车,3月30日.31日,乘客可免费乘坐. 据介绍,90 ...
-
【奚月诚】马车送我去上学
七中原篮球场 马车送我去上学 奚月诚 1979年8月中旬的一天,一位村干部拿给我三封信,我一看便知,这是丽江县第七中学的高中录取通知书,我欣喜若狂地跑到同村的另外两个同学家中,将这一喜讯告诉了他俩.在 ...
-
山东作家‖【春光染美于家村】◆吕胜开
作者简介 吕胜开,山东省青岛胶州市人.高级教师,一直奉献于农村基层教育事业,获市优秀教师荣誉.爱学生,爱家人,爱工作,心向阳光,踏实迈好生活中的每一步. 春光染美于家村 那一年,我从胶州市区搬回了农村 ...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1-13)
(图片来自网络) 十一.都是粮食惹的祸 我祖父母将深藏在地下石囤里的三石 (dan)麦子全部挖出,让她叔父老三灌走.按说,够他家六口人每人每天一斤吃三个月.那年月,马车是硬轮,不具备刹车功能,只可在平 ...
-
村前大道
村前大道: 村前大道就是古代兰溪通往建德.龙游的古驿道,也称下大塘街.这条古驿道也是元.明.清三朝时,长乐村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全长300余米,古驿西路用石板.卵石铺砌,宽约3米,基本保持原貌. 游 ...
-
姥爷的风雨人生
又到了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不知不觉姥爷已经离开我们十二年了.每当我想起姥爷的时候,他的音容笑貌就会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心里总会涌起莫名的忧伤和太多的感动. 姥爷这一辈子,虽然不是活得轰轰烈烈,却也是在附 ...
-
乡情琐忆‖“开火”旧事
小时候"开火",(分成两队,扔石子土块,模拟战争,冲锋)把小叔的头打破了.他一露头,我正好扔过去一块硬土坷垃,正中脑门,瞬间淌血.一见血,他捂着头哭着回家了,我也吓得哭着回家. ...
-
乡情琐忆‖腊月旧事
在我们小时候,一进腊月,老的就嘱咐要关好门.看好门--特别是吃晚饭,一定要先关门,再吃饭.于是问爷爷,爷爷就说"一进腊月,有些过不去年的,就要偷些东西来卖钱置办年货,腊月里小偷格外多,小心 ...
-
乡情琐忆‖嫲嫲的石碾
碾棚,在村子的前街.从我记事起,碾棚就只剩了下碾,没有了棚. 随着粉碎机.磨面机的到来,就"碾前冷落车马稀"了. 但也有用场! 比如俺嫲嫲,就经常在石碾上"做文章&qu ...
-
乡情琐忆‖挖炭泥
小时候,虽说吃的不好,但是没饿着.因为小嘛,饭量也轻,生产队分的口粮基本就够了.父亲在外工作,省下的粮票还能补贴家用.劳力壮的就有些窘迫了,干活多,饭量大,不够吃的时候就只能细粮换粗粮的调剂,比如麦子 ...
-
乡情琐忆‖白蒿芽·扒拉儿·烟袋杆
一开春,白蒿芽就冒出来了,一到这个时节,俺嫲嫲就开始忙活开了-- 白蒿芽又叫茵陈,具有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利胆退黄的功效. 俺嫲嫲可不懂什么"茵陈",什么"功 ...
-
乡情琐忆‖二大爷打猎
邻居二大爷是"神枪手",一开始玩"洋铳",后来玩土炮(一种短筒土枪)再后来玩长瞄(长筒猎枪),至于什么气枪弹弓之类简直不值一提. 洋铳不像枪支,没有" ...
-
乡情琐忆‖又是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这是歌曲中唱的. "风筝"是课本或普通话中的叫法,在我们老家把风筝叫"鹞子",风筝的叫法也就最近几十年的 ...
-
乡情琐忆‖“开火”
村北有后埠,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村子筑有圩子墙,后埠就是村庄的天然的屏障,村子有东门.西门,南门,因为有后埠阻挡,所以没有北门,后埠成了圩子墙的一部分. 后埠成东西走向.绵延一二里路,高约三丈有余.由 ...
-
乡情琐忆‖儿时的棉槐条子
我的童年,正逢生产队时期,那时庄外的"沟头崖岭"上都长着"棉槐". 棉槐在我们老家又叫"紫穗槐",棉槐开花是一簇簇紫色的穗子,这或许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