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贷款重组,成功化解企业不良贷款的经典案例

案例经过
Z公司是本地一个钢材批发公司,为钢铁贸易批发零售行业。Z公司在关联企业中处于生产核心地位。但Z公司下属S企业的贷款于2018年形成不良,贷款余额为3710万元。2018年6月份,A行将S企业的不良贷款移位到Z公司名下进行重组,经过半年观察,企业按时付息,银企合作良好,2018年12月末,不良贷款形态调整为关注类,成功化解不良贷款。通过重组转化,成功清收发放的贷款本息,优化了贷款主体,缓和了银企关系,为贷款的后续彻底清收转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案例分析
S企业主营业务是依托Z公司的产品而展开的钢铁贸易公司,S企业的资金绝大部分参与到Z公司的生产过程中,因此,S企业的兴衰直接影响Z公司的未来发展。在钢铁行业低谷期,由于S企业经营效益大幅下滑,资金异常紧张,经常货款延期支付,加上企业融资集中到期,造成S企业不能按时归还到期债务,信用状况下降。
在国家对经济大幅调整的过成中,钢铁行业受影响最大,利润空间一度为零和倒挂,S企业通过停产应对经济消极环境不可避免受到冲击,资金回笼放缓,占用时间过长,造成资金异常紧张,不能按时归还到期债务,并伴随欠息,信用状况下降。在此期间,Z公司在该行融资还款计划不能实现,企业在帐户外利用个人帐户进行循环,使A行帐户监管无法实行真正意义的管理,加上企业资金过于集中到期,A行贷款2017年开始出现贷款逾期、欠息情况,A行将其列入不良资产管理,贷款形成不良后,A行进一步加大了贷后管理力度,每周到实地察看经营情况并与企业主要负责人沟通,希望采取各种措施尽早归还该行贷款本息。期间A支行信贷相关人员和负责人多次到企业与实际控制人面谈,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实地察看企业经营壮况,核查企业资产,先后通过再融资方式进行了7次风险缓释、以诉促谈等措施,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经A行多部门多次调研,积极争取上级行支持,最终银企双方达成了将S公司贷款移位到Z公司进行贷款重组的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为:由担保人Z公司承接全部融资,并由Z公司为S公司提供担保,移位重组前合理压缩贷款本金,对企业可抵押的有效资产,追加抵押,降低该行贷款风险。

案例分析
(一)提高站位,把握资金的运行实质。应站位在国家和本行信贷政策的高度上,认真分析信贷资金的运行实质,随着国内经济的调整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避免该行贷款形成贷款不良。
(二)加强调研,掌握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客户实地调查,事先了解行业政策变换,市场价格变化,企业财务情况,在与企业沟通时,才具有针对性,才能真正掌握企业情况。同时,要密切关注金融同业对企业的态度,保持与他行的沟通,随时调整政策,在第一时间保证该行贷款安全。
(三)认真论证,制定可行的化解方案。贷款形成不良后,应静心思考,总结经验,查找工作缺失,制定不良贷款管理方案和工作流程,落实到人,使每个成员清晰自己的职责。通过实地调查企业经营真实状况,掌握第一手情况,认真论证、实施化解方案,才能最终完成不良贷款成功转化。
(四)当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无法及时还款,应通过深入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和企业所处行业状况,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提供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化解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企业还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