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意象的集体无意识:为什么中国人看到落叶就悲秋,意大利人却想游泳?
相关推荐
-
谢谢,秋
秋风起兮,落叶飘零,又是一年悲秋时.悲秋,称得上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千年情结.悲秋,对萧瑟秋景而伤感.早在<楚辞·九辩>中就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quo ...
-
《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为何用落木,而不用落叶?
杜甫的名篇<登高>,颔联第一句为"无边落木萧萧下".有人说,"无边落木"就是指"无边落叶".既然如此,为什么杜甫不直接写&quo ...
-
姜夔的“黍离之悲”与“西风消息”文学意象!
作者: 姜清水 姜夔的诗词风格以含蓄.蕴藉见长,这种风格的形成,除却与其生长的家乡鄱阳本地人文环境熏陶及鄱阳湖流域文化的滋养,与其吸收.兼容洞庭湖.长江.汉水.太湖.巢湖,以及南宋京都文化精神是分不 ...
-
说桥|看,历史名桥,赏,桥的文学意象
我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度,许多平凡的东西都会在不经意间成为一种文化,比如,我们今天要聊的桥. 桥,被称为人类创造的"第二自然",而我国,则被誉为"桥"的故乡.从石桥 ...
-
【文学时代微刊】又见落叶|凡富堂(河南)
文学时代微刊第1975期 又见落叶 文/河南·凡富堂(原创) 又见落叶 风像一柱香 拈花而起时 斑斓的落叶 开始纷纷下坠 十月的凉 如断肠的潮水 氤氲着隐隐的疼 有种暗伤 还躲在柳永的词里 奉旨流泪 ...
-
横塘:古诗词中的江南文学意象 | 新华日报
古诗词里,"横塘"的出现频率颇高.它蕴含丰富,意境优美,备受历代文人青睐,不断被写进诗文里,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文学意象.如唐代崔颢的"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 ...
-
古代文学意象之“雨打芭蕉”
雨打芭蕉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抒情意象.中唐之后,雨打芭蕉成为人们审美观照的对象,审美认识逐渐深化,由重视觉欣赏向重听觉欣赏演变,体悟其音乐美. 走进烟雨迷蒙的江南,随处可见三两 ...
-
从文学意象的三个维度来探索沈从文《三三》的艺术魅力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句话,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无数封情书里最经典的情话之一,其经典程度大概只有元稹的" ...
-
【三秦文学】田园闲客 :【落叶之美】(外二首)
点击关注,让我带你欣赏精彩内容! 落叶之美 文/田园闲客 深秋越来越临近 在我疼痛的内心,情愿让叶片掉落 虽像汉语里的虚词样.难以名状 掉落于溪涧,掉落于树根下的泥土 仿佛一切在冥冥中注定.然而 落叶 ...
-
【三秦文学】 刘尚平:【落叶 】(散文)
点击"三秦文学"加关注 落 叶 作者:刘尚平 又到了落叶季节! 当左邻右舍的邻居们象赶集一样,到山区到塬畔到河边去欣赏那一树树红叶黄叶的时候,我又独自一人关在屋子 ...
-
文学看台1010 | 陈小坚目睹落叶像前仆后继的勇士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落叶 ·陈小坚 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一片片,纷纷扬扬,象乐谱,象蝴蝶,象仙女散花样唯美,也像前仆后继的勇士般悲壮. 我亲眼看着它们,在属于它们的季节,在枝干上冒出小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