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个人生成长加速器:快速反思循环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会遇到下列情况:

  • 听很多人讲要进行反思,自己却反思不起来;
  • 有时我们颓废地过完一天,反思了一下自我,很愧疚,第二天却没什么改变;
  • 每天会进行反思,反思有一定的效果,效果却并不理想。

这些情形在生活中再平常不过了

毕竟,在好多人看来反思不反思,日子也一天天过,反思不是生活的"必要条件",有时反思了,也不能有效提升自己。

但这样真的对吗?你头脑里有关于反思明确的定义吗?为自己感到羞愧是反思的目的吗?反思后,提升有限,是否是自己还不懂反思?正确的反思应该怎么做呢?

为了更加深入地探讨反思,本文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 反思的本质是什么?
  • 反思的要素有哪些?
  • 从哪些方面作为反思的践行点比较好?

01.

反思的本质是什么?

首先说一下反思的定义:

反思是对你思考方式的再思考。

这样的定义简单又有指导意义。很多人对反思的认知是:做完一件事,对事情进行反思,或一段时间过后,对这一段时间的行为进行反思。事情结束后再反思,这样的反思并不高效,也不能很好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将反思放在事情开始着手之前,改变脑袋深处固有的思维,我们的行为才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也是反思的本质:对我们的思考方式进行再思考。

当你开始对你的思考方式进行思考后,你会发现你会经历这样的思考过程:

  • 我现在的观点(想法)是这样的。--What
  • 还有更好的观点(想法)吗?--Another
  • 嗯,这样观点(想法)要更好一些,我以前的观点(想法)挺傻的。--Better

简称W-A-B思考过程

W-A-B思考过程

能够察觉到自己以前观点很傻的人,是一个懂得反思本质的人。人们的观点(想法)是长期形成的认知,遇见事情了,这种长期形成的观点(想法)就会跳出来,如果不对自己的观点(想法)进行反思,人们就会按照原来的观点(想法)去采取行动。此时若能对思考方式进行再思考,或许就会找到一个更好的观点(想法),进而有更好的行动。

举一个例子:

当你身边和你一个水平的人,取得了一个在你看来很好的成就。

在人长期形成的比较心理作用下,你可能会这样想:他运气真好啊;他可能有我不知道的背景;他还没有我做得好。

启动反思,想一下有没有更好的想法。

这时你会发现可能这样想会更好:是不是最近他有了好的成长方法,我可以问问他,向他学习一下;他取得了好的成就,说明我也可以通过努力取得这样的成就;身边的人变得更好了,我就生活在一个更好的氛围中,能有一个更好的成长。

反思过后,你会发现这样想才对,以前的想法挺傻的,挣脱固有思维对你的束缚。

02.

反思的要素有哪些?

1)局外意识。

我们对反思的定义是:对你思考方式的再思考。那么首要的一步便是要意识到自己现在正在思考。不要以为这一步很简单,你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却很少意识到你在呼吸。同理你每分每秒都在进行思考,却很少意识到你在思考。

意识到你在思考是反思的支点,很多人知道要反思,却进入不了反思的状态,正是因为没有这个支点。

要意识到你在思考,拥有反思的支点,就要有局外意识。让自己的思绪从思考的事情中抽离出来,对此有效的手段是:将你现在的想法写下来。这也是反思的第二要素:记录。

2)记录。

我们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在思考,思考是看不见的,需要有个东西把它映照出来,记录便是对现在想法进行映照的一种方式。

将你现在的观点(想法)写下来,这是第一次记录,这次记录的目的是:让你从现有的想法中抽离出来,拥有局外意识反思自己的想法。

反思现有的想法,启用之前所讲的W-A-B思考过程

将反思过后的新观点(想法)写下来,这是第二次记录。

第二次记录的目的是:通过行动来验证反思的正确性,为行动后的结果提供反思参照,找寻差距。这是反思的第三要素:行动反馈

记录

3)行动反馈。

一切想法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有意义,只有行动才能得到一个结果,有结果了,才能知道预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通过对结果的观察反思,会得到一个反馈,通过反馈进一步修正自己的观点(想法),进入下一次的反思循环。

4)快速反思循环。

有些人懂得如何进行反思,在这些人中有的人成长迅速,有的人却成长缓慢,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反思的循环速度不同。

同样是一生,有人反思了无数次,成长了无数次。有人只是在临终回光返照时反思了一次,反思后还不能行动,除了对自己以前的行为、想法感到懊悔外,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同样是一件事,有人反思了很多次,有的人只反思一次。反思次数越多,越能快速看到这件事的本质。一秒内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看清一件事本质的人,命运会千差万别。

反思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快速反思循环。

03.

从哪些方面作为反思的践行点比较好?

看完上面的,你可能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但又不知道怎么去实践。或者觉得自己每天都很忙,没有时间去反思。这就要讲反思的践行。

1) 心上学,事上练。

说一个故事:

一名县令听了王阳明的课,很激动,他觉得王阳明说的太有道理,之后又变得垂头丧气。

他对王阳明说:“老师您讲的太好了,我也希望去这样做,只是我在县令这个官职上,每天诸事缠身,没有时间进行修炼,这可如何是好?”

王阳明笑着对他说:"我什么时候说让你在空闲时间修行了,你只有在你做的事情上用到了才是真正的修行" 。

心上学,事上练,这才是好的践行。反思就是让你反思生活中你所面对的事,将反思落到事情本身,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2)成长。

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一个好的反思切入点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反思的质量和效率。将反思落到什么事情比较好呢?

答案是:落到有助于自己成长的事情上。

把反思放在能帮助自己成长的事情上,想象一下自己想要成长成什么模样,以这个模样为目标,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用反思修正自己的行动,找到一种更好的成长路线,加速自己的成长,朝着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行进。

3) 写作。

写作是一种很好的反思践行方式,能够帮你迅速完成一个反思的闭环。

我们写作的素材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写作的过程就是对我们现阶段想法的记录、反思。在写作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想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深刻,这时就会启动大脑,想出比现有观点更好的观点,之后用文章记录下来。

自己思考得到的观点是自己认可的,当一个观点自己认可时,在自己身上会有一个很好的效用。在之后的行动中,你会用自己认可的观点指导你的行动,行动过后就会有反馈,你会通过反馈找到自己当时写作时思想的漏洞,之后再进行思考、修正、行动,启动下一轮循环。

反思践行

同一件事的文章,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日更作者会比月更作者表达出来的思想更深刻,这是因为日更作者的反思循环速度是月更作者的30倍(意象上的30倍),对一件事的反思次数越多,越能看到这件事的本质。

反思是一个人生成长的加速器,愿你主动地去拥抱它,让它助你实现人生的理想。


最后通过一个框图对本文进行一个总结:

反思结构框图

一切修行都落在自己身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