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竹林 | 闲言碎语 十八




前言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总以为,那些聊天时,时不时以花里胡哨的图作为回复聊天内容的人,对双方的聊天充满了敷衍的味道。
他反复耳提面命的对小师父们提到,你们在这里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你们距离离开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总是无感。
和小师父们一起爬山,合影中,人人笑容前所未有的亲切,才顿然意识到,所有的这些变化,唯一的原因是因为倒计时了,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各处一方。正如一句话,一不留神,我们和很多人,已经见完了今生的最后一面。
小师父在楼梯口大喊另一位师父的法名,前面加了释字,三个字连起来叫,颇有俗家连名带姓的味道,周围的几位师父回头看了看,也包括我。小师父的大喊,听起来貌似很没礼貌,其实骨子里是因两位关系亲厚,才可如此肆无忌惮,真正陌生的人都是用敬语,充满客客气气的疏离。
佛教中有亲厚意之说:
亲厚意,即不分彼此。《四分律》卷四十一云具七法名亲厚:

(1)难作能作:即彼此竭力代劳,为之不厌。

(2)难与能与:即己所重物,与之不吝。

(3)难忍能忍:即极相违恼,而了无所恨。

(4)事相告:即吐露私心,而无所隐。

(5)互相覆藏:即掩恶扬善,恐伤外望。

(6)遭苦不捨:即囚系患难,多方拯济。

(7)贫贱不轻:即贵贱贫富,始终一如。

具足以上七法,方可为亲厚.
小师父说,出家人要少喝饮料,碳酸饮料喝多了,往生时候影响舍利子的烧出。貌似很有道理的样子。
以前写的这样一段文字:如果你只能救一个人,你会救谁?
如果你只能救一个人,你会救谁?
如果你的妻子和你的母亲同时落水,你会救谁?
常常我们被问这样假设性的问题。他说第一个问题下,还有很多问题,那些人在你心念中被慢慢舍去,唯一只剩下了一个人,他说,问到最后的问题,有的人会忍不住痛哭,而第一念出现在你心里的人,便是你该感恩的人。
他这么说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被问到最后会痛哭呢?大概是面对心灵人天交战般的叩问和抉择,而这些仅仅是些假设,那些在叩问中复杂纠缠的心结在抬眸面对当下的一刻,现实真实的正在眼前。
有多少人是生命中真正的不舍?
又有多少人让人念念不忘?
多少人会让人不忍舍弃,哪怕是心念?
而生活远非如此。
常常,我们想起一个人,究竟又想起了这个人的什么,是容颜,才华,地位,名誉,或者财富,而这些都是别人的东西罢了,想起一个人,想的最多的是你和她之间的交互,想念一个人,想的最多的是她对你的好,这种好无可代替,便刻骨铭心,念念不忘。假若真有一天,有人给了你一分更好的爱,那份念念不忘的好便淡了,那个念念不忘的人便随着时光,在时空更替里,那份念念不忘也渐渐远去,那个曾经的他你心里早已不复从前。
他问哪些问题的时候,我脑海里,没有任何人,只有几个字,不可能。默然的理性中总觉得这样的假设不存在。
怎么会存在呢?
人生的复杂,佛只说因果,无常,世间上如此巧合的事微乎其微。面对如此的微乎其微,我做了下面的反问。
那些死亡的人,一定会都是你的亲人么?
如果是,比如说猝不及防的灾难,地震,火灾,亦或横祸,而当你的亲人面临这些困境时,共业所感的你又怎会置身境外,纠结于自己内心的抉择呢?
即便你真置身境外了,那些等待救援的一定是你的亲人,难道不止一个吗?
这也微乎其微,每个人的业力,福报因缘千差万别,即便都是你的亲人,每个人的果报亦不尽相同。有情的世界并不是生产线的批量生产,亦或文档的复制印刷,自然是那般神奇,神秘无常地远远超过了每个人的纠结。
总认为一旦救,一定是救最有因缘救的那个。这时候不是你救别人,而是他(她)该命不早折,现实中,有多少人,化重金耗资巨大,用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但仍不能挽回生命的流逝,又有多少人明明遭遇横祸,却偏偏在众人吃惊之中安然无恙。
其实不是你救别人,而是她恰好遇到最好的因缘被你救,这其中你充当的是观世音菩萨的角色,时间,地点,方式,那么恰好的命不该绝。
默然中未去回复,这般思量时,回复到两个字,随缘。随别人的缘,随自己的缘,随时间地点的缘,也随内心的缘。缘聚尽力尽情,缘尽又何必去挂怀呢?
她说问到最后,有人哭了,我想哭的人该释然。
……

第十七,分享:

追 鹤

文| 笨 水

我曾追赶一群鹤

我在追赶鹤群的途中

一只鹤在心中诞生

我曾因奔跑而蜕去人形

我曾随悲鸣冲出天际

为放出心中这只鹤

我一生都在开启这具身体的笼子

……

—文 中 部 分 图 片 仅 作 公 益 分 享 侵 权 联 删  —


— 往 期 链 接 —
写于竹林|闲言碎语 十七
时光映画——2020年12月
(0)

相关推荐

  • 永恒深渊

    人生当以何事为美?万灵无有欢乐满有困乏,物与无妄,,, 人生当以何物充满?万法无有自性缘起性空,幻影泡沫,,, 此在确实是大海,为色受想行识遮蔽,幽暗的洞穴里的生灵,为仁义礼智信五德围拥,日光下平原上 ...

  • 圣慧法师:我出家的因缘很简单,因为喜欢光头

    "好端端的要出家,是不是有什么事想不开呀?" 这是很多世人面对一个人选择出家时的反应,满是疑惑与好奇. "你为啥出家"也是僧人们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 其实,出 ...

  • 我是修真修道者,请别用人心看我

    我是修真修道者,请别用人心看我 我是真正的中毉大夫,修真者,请别用人心看我.有的弟子半年前我就说过,你要好好的修,你家的因缘来了,你要替天行道,你要一念无我,你要为天下患者做点什么,可惜你不听你不做, ...

  • 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夲自具足;本不生灭;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为_福慧 简书作者 0.1192017-05-11 13:54 观点一: 外在的一切皆是心的幻化. 心是空性,才能幻化,在幻化时同时一对 ...

  • 轻安来自在走,法华因缘生生世世,怀念德慈法师

    2021年5月26日晚,证严上人的大弟子德慈法师安详舍报,德慈法师于1964年皈依证严上人,是证严上人座下的大弟子,僧腊.戒腊在静思精舍两百多位出家众中最为第一. 曾有人问德慈法师:"师父, ...

  • 写于竹林 | 闲言碎语 十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前言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不要在别人眼里将自己想的太重要,就会解决大部分社交的烦恼. 情感的无常,认识了,就会 ...

  • 写于竹林 | 闲言碎语 十二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前言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我拖地,小师父在边上向我唠叨,他说自己和这个地方的地缘好,但人缘有点牵强,总感觉很多 ...

  • 写于竹林 | 闲言碎语 十四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前言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打开水,一位小师父忽然跑来问我,你是不是莲池荷风的作者.我一直坚持这样的想法,吃鸡蛋 ...

  • 写于竹林 | 闲言碎语 十五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前言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疫情最严重,封闭寺院九个月的那段时间,是和十几位小师父们相处,如今三四百人的寺僧全部 ...

  • 写于竹林 | 闲言碎语 十九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前言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两位小师父聊天,其中一位小师父忽然问抄经的我说,师父,如果让你和我一起坐,你会嫌弃我 ...

  • 写于竹林 | 闲言碎语 三十八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前言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心理学研究说,人家愿意跟你相处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第一.你能带给人家实用价值. 第二 ...

  • 写于竹林 | 闲言碎语 八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前言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一位教授古汉语相关作品的老师,懂得的不仅是文化知识,还有建筑,音乐,绘画,周易等等, ...

  • 写于竹林 | 闲言碎语 二十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前言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对于僧人,如果看淡世间一切,便无所在意,因为无所在意,便伤害不了.真正的无挂碍,是看 ...

  • 写于竹林 | 闲言碎语 二十二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前言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有时候,让我们纠结烦恼的点,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或者甚至不可思议的可笑,有时候为了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