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解黄帝内经第1篇:永流传的经典
公元751年,正是唐玄宗初期统治下的大唐盛世,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这时,居住在扬州大明寺的鉴真大和尚已经双目失明了,他时常坐在江边,“凝望”着东去的波涛。他已经63岁了,在之前的十年里,他曾试图五次带领僧众徒弟东渡日本,目的是把中国的律宗要义、中国的医学、建筑艺术传播到日本去,去弘扬正法,帮助日本民众。但这五次的东渡均以失败而告终。
在一千两百多年以前的唐代,从中国去日本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由于造船技术的局限和对季风规律掌握的不足,从扬州穿越东海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故,很多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节和学者在东海里被风涛吞没,没有视死如归的冒险精神是不敢出航的。人为的困难也很大,唐朝对私自出国限制很严,没有政府同意而出境,私自出境将受到严厉的制裁。从公元743年开始,鉴真和他的弟子祥彦、道兴等开始东渡,均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失败。
第五次东渡最为悲壮,那一年鉴真已经60岁了,船队从扬州出发,刚过狼山(今江苏南通)附近,就遇到狂风巨浪,在一个小岛避风。一个月后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岛时,又遇大浪。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靠岸。归途中,鉴真因长途跋涉,过度操劳,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他的大弟子祥彦也在这个过程圆寂了,邀请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了。
但鉴真大师依然没有放弃东渡日本的决心。
唐代是一个佛教盛行的社会,鉴真的父亲是位虔诚的佛教居士,经常到大明寺参禅拜佛。在家庭的影响下,幼年的鉴真也对佛学产生浓厚兴趣,十四岁时向父亲提出要求出家为僧。父亲见他心诚志坚,在征得智满禅师的同意后,他在大云寺出了家。
鉴真聪明勤学,刻苦研究佛学各种经典和律宗戒律。律宗是佛教中最严格的一个宗派,要求信奉者按照最严格的戒律约束自己。鉴真按律刻苦修行,追随他的老师在当时佛教最兴盛的长安、洛阳等地游学。除此之外,他还深入的研究中医学、儒学、建筑、雕塑学等学科,在很多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在不到30岁时,已经是闻名遐迩的佛教领袖,大德高僧。
此时日本正处于鼎盛时期的的奈良时代。受中国唐文化的影响,又通过大唐接受到了来自印度、伊朗的文化,从而出现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遣唐使和派往中国的留学僧和留学生在日本文化和美术繁荣方面,起着极大的作用。当时日本政府仿照唐朝推行租庸调制,人们为了躲避沉重的剥削和逃避兵役,数以千计的老百姓选择出家当和尚,原因很简单,当和尚不用纳税。当时日本的和尚很不正规,只要自己想当和尚,就可以“自誓受戒”。这就导致日本的和尚鱼龙混杂,佛教的传播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重新梳理佛教的教义和教律,日本佛教界领袖隆尊和尚提出了向唐朝聘请戒师的建议,当时掌握日本政权的舍人亲王也希望重振佛教来减少纳税老百姓的流失。
公元732年,日本政府选拔了两位优秀的青年和尚,名字叫荣睿、普照,命令他们跟随日本遣唐代表团来到中国学习。在长安十年学习期间,他们一直物色合适的名僧,但一直没能找到能力和威望具备的高僧。后来,他们听说扬州大明寺的鉴真大和尚,不仅能力和威望出众,而且在建筑、绘画,尤其是医学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于是前去拜访,请求鉴真去日本弘法。
鉴真当时已经54岁了,他想起关于中国南岳慧思禅师转生为日本王子的传说,当即征求在场弟子的意见,问他们:“谁愿意同行?”大家都沉默不语。弟子祥彦说:“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
公元742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决心开始东渡。但前五次均以失败而告终。
753年,日本遣唐使再次来到扬州,恳请鉴真同他们一道东渡。当时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为日本拒绝,因此不许鉴真出海。鉴真便秘密乘船至苏州黄泗浦,转搭遣唐使大船。随行人众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队扬帆出海,第一次邀请他的普照和尚也从余姚赶来。中间经历了船队失散,触礁等过程。在当年12月20日,抵达日本的萨摩。
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鉴真到达日本后,受到了日本天皇和贵族的隆重礼遇。鉴真的到来对日本文化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除了佛学宗教领域,其他诸如医学、建筑、雕塑等各方面都同样都影响深远。鉴真到达日本时,正是奈良王朝的天平时期,而天平时代最绚丽夺目的成就正体现在佛教艺术上。博学的鉴真大师及其随行的弟子们不仅从真正意义上开创了日本律宗,结束了这之前令日本统治者头疼不已的“私度”、“自度”等种种混乱不堪的现象,并将日本佛教授戒纳入了正式的授戒制度,还创建了与之相关的东大寺戒坛院、下野药师寺戒坛院、筑紫观世音戒坛院日本著名的“三大戒坛院”。
除了带去了大量的佛学、儒家经典外,鉴真还向日本带去了中国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得到了日本天皇的高度重视,下令对其进行翻译、编印,组织日本所有医生必须认真学习。日本政府在历史上一直把鉴真和尚带去的《黄帝内经》作为国家级文物。”《黄帝内经》对日本中医学的发展和改善国民健康素质影响深远,这个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在中医教育和发展的很多领域,日本甚至超过了其发源地,中国。
在鉴真大和尚把中医带到日本之后,时间又过去了300多年。宋朝皇帝宋仁宗鉴于医学对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中华民族繁衍的重要性,而医书又是传承和传播医学的重要载体。下令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编著、出版发行医书的政府机构—国家校正医书局。国家校正医书局的使命是:集中人力、物力对古典医籍进行的较为系统的校正、出版和发行。这个机构对医学知识的传播和传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在校正《黄帝内经》的时候,发现其现存的版本残缺不全,无法校正。校正团队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全国寻找残留的《黄帝内经》,但依然无法找到完整的版本。这个消息传到了朝鲜,朝鲜立即提出进献医书,其中就有完整版的《黄帝内经》下卷《灵枢》。但是朝鲜提出了一个交换条件,必须和宋朝政府交换一本叫《册府元龟》的书。《册府元龟》内容是将中国历代君臣事迹,自上古于宋朝之前,按照人物阶层身份,分门别类,先后排列,是一本帝王治国理政的“典法”。交换书籍的事情遭到大名鼎鼎的苏东坡的坚决反对,他5次上奏本反对,但当时的北宋皇帝宋哲宗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换回《黄帝内经》后,校正医书局对《黄帝内经》进行了系统的编撰、出版和发行。
我们今天有幸看到的《黄帝内经》,就是宋代留下来的版本。而朝鲜在宋代进献的《黄帝内经》,就是300多年前鉴真大和尚将其带到了日本,而通过日本又流传到了朝鲜的结果。
鉴真大和尚对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作出的巨大贡献说明了三个深刻而浅显的道理:一是文化的传播和知识的分享决不能有半点保守的观念,文化交流是确保文化繁衍继承和福及子孙后代最好的方式;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情怀和品质就是“著书立说”,这是传播传承文化最好、最艰难但又最令人愉悦的途径;三是“渡人即是渡己”,帮助别人最终是帮助自己。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名曰《素问》,下卷名曰《灵枢》,上下卷各81篇,总共162篇。从内容和语言习惯上看,历史学家考证形成于战国时代。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的序中提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说明,在东汉时代,《黄帝内经》的经典地位已经被确立。
我们现在看到的《素问》,是唐代医学家王冰整理编辑而成的。王冰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崇尚养生,对医学研究颇深,曾任唐太仆令(主管交通的官员)。王冰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没有他《素问》可能就失传了。《黄帝内经》从西汉到唐代,历经千年,已经散乱不全,又辗转传抄,所以讹误缺漏,已面目皆非。王冰在着手整理《素问》时,所流传的《素问》只有八卷本,缺其中的第七卷,其他卷篇也有不同程度的残缺。王冰于唐玄宗天宝九年开始着手搜集、整理、编次、补缀并注释《素问》,历经十二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告峻。经王冰整理过后的《素问》,面目为之一新,使这部散乱的医学经典形成一个较系统、完善的典籍。一直到宋代成立国家校正医书局,重新校正后,以政府名义出版发行。至此,《黄帝内经》这部千古名著才流传至今。
《黄帝内经》对中国医学和中国文化的贡献可以用三个“第一”来概括。
第一,《黄帝内经》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严密的医学理论经典。人类出现以后就伴随着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虽然医疗技术的形成的确远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形成以后,就庇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中华儿女能够战胜疾患、灾难,绵延至今。没有中医、没有《黄帝内经》,我们很难想象中华民族能否顺利繁衍至今。
第二,《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的思想告诉我们,疾病的发生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疾病发生时不要简单盲目的解决当前的混乱,简单进行“先除而后快”,而是要从造成疾病、混乱的原因,和混乱将会导致的后果着手。这个思想不仅适用于人体,也适用于组织管理和社会治理。
第三,《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涉及到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中国的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是以轩辕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最大的国学经典。中国古代有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部是《易经》,第二部是《道德经》,第三部就是《黄帝内经》。现在,这三部奇书不仅引起中国人的关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因为它们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
《黄帝内经》这一本流传两千多年、甚至更久时间的经典究竟讲了些什么?为什么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所关注?其中提到的很多医学理论和哲学理论是超越时代和富有永久生命力的。这部经典对中国社会和人类的影响将注定是长远而深刻的,他从另外一个科学维度为我们打开了该如何认识生命的窗户,并启发性的教育我们该如何认识生命、自然和理解健康。
从下一节开始,《四圣弘医》公众号将从现代人所容易理解的角度讲述《黄帝内经》这部不朽经典所隐藏的深刻含义。
作者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