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海底总动员》,小丑鱼一点也不丑!

《海底总动员》主要叙述一只过度保护儿子的小丑鱼马林和它在路上碰到的蓝唐王鱼多莉两人一同在汪洋大海中寻找玛林失去的儿子尼莫的奇幻经历

小丑鱼尼莫在外形设计上几乎完全照搬了小丑鱼的海洋真实形象,橙黄的的皮肤和环绕身体的白色斑纹是小丑鱼的标志性外貌特征。鱼爸爸马林胆小谨慎但深爱儿子,小鱼尼莫勇敢乐观,父子俩迥然不同的性格以及父子间的温情曾经打动了无数观众。

小编今天为大家准备了小丑鱼尼莫的粘土教程

(教程中表达不够清晰的部分,欢迎留言或私信,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的~)

◆  ◆  ◆  ◆  ◆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宝宝玩粘土的教育价值观念

1

通过超轻粘土活动观察儿童智力成长状况

比如说儿童3岁以前的绘画能力主要表现为“涂鸦”,但智力发育早的儿童2岁就能用象征符号画人;再如,一个6岁儿童,如果他画的画同3岁儿童的图画一样,那么说明他的智力水平尚处于3岁阶段。从这一点上来了解孩子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使我们认识儿童绘画自身的水平,还有助于我们去发现儿童表现力及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美术教育家把儿童的个人成长特征,分为7个观察要点:①智慧成长②感情成长③社会成长④知觉成长⑤生理成长⑥美感成长⑦创造性成长。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玩粘土的过程和内容,观察分析得知儿童成长的情况,也可以从同龄儿童比较中,了解儿童成长的特点的快慢。从玩粘土活动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一点。

2

通过超轻粘土活动窥视儿童内心世界

儿童玩粘土活动本身是儿童进行的游戏,也是一种创作活动,他们捏捏只图自己高兴,并不考虑是否需要捏出一个“作品”,他们用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随意捏出困扰了他们的事件和问题,也表达他们快乐的心绪和事物,玩粘土的作用在于通过宣泄使儿童心理得到平衡,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因此,可以说儿童玩粘土是我们了解孩子的窗口,从他们的玩粘土活动中可以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的情感、心绪、性格、兴趣和爱好,从而进一步关心和教育健康成长。

3

通过超轻粘土了解儿童性格与爱好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事实上在玩粘土活动中也能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儿童通过粘土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粘土作品是儿童自己在生活中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后表现出的感受,对于他们的创造表现,家长应给予理解和尊重,不应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眼光和尺度去衡量儿童的作品。常听家长说儿童所捏的东西不合比例,不像实物,这只能说明我们一些家长对孩子不了解,还看不懂他们的心。

hey,原创教程没看过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