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国际文学周来袭!【往届回顾】之 那些来过上海国际文学周的诺奖获得者们

  2015上海国际文学周的脚步日益临近,我们将为您做最准确的预报和信息传达。在期待之余,相信读者对于往届上海国际文学周的盛况还记忆犹新。我们特做此专题为您回顾往届上海国际文学周,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记忆。
  2011年首届上海国际文学周拉开帷幕,至今它已陪伴读者共同走过了4个春秋。今年八月,我们即将迎来2015上海国际文学周。每届文学周期间,来自国内外的作家汇聚一堂,碰撞思想的火花,其中从不乏一些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重量级文学家。第三期回顾专题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往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上出席过的文学巨匠!
往届回顾
那些来过上海国际文学周的诺奖获得者们

勒·克莱齐奥
2011国际文学周

  勒·克莱齐奥,法国著名文学家,出生于1940年,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在1994年法国读者调查中,克莱齐奥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2008年,他因为“将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是一位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在其作品里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外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性进行了探索”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2011年首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上,勒克莱齐奥成为开幕式的四位特邀嘉宾之一。文学周期间,他不仅为广大中国读者带来了新的出版作品,同时也送上了一场主题为“都市中的作家”的精彩演讲。在演讲中,他阐述了作为公民的作家及其与当今城市、世界的关系,他以老舍和北京为例,说道:“在他的《正红旗下》/《四世同堂》等长篇小说中,他描绘了老百姓的生活场景,让读者感受到这座古老城市的别样美丽,感受到了民众面对战争时的英雄主义,感受到了人们对一个时代正在逝去的深切怀念。哪怕这座城市如今已不存在,或者以其他方式存在着。这也许就是文学的优势所在,它能够创造一个永恒的城市,与真实的城市交错、重叠,它比纪念碑更能重现一座城市历史。”然而他也指出“今天,处于都市中的作家已意识到,文学尽管施展着一种魔力,但始终解决不了不公、战争、经济萧条等问题。作家只能揭露问题,而不可能解决问题。”

莫言
2012国际文学周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莫言凭借“通过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在2012年上海国际文学周上,莫言参与了多场文学论坛活动,如“茅盾文学奖得主四人谈”和“影响时代的文学写作”等。在与阿刀田高就“小说为何而存在”的文学对谈中,他表示小说为人而存在,“创作最宝贵的本质就是个性的表现,个人情感的流露,个人风格的体现”。莫言常常将自己的作品故事放在农村的人和事上,因为他了解那里的人,从他们的身上体验到了社会和历史,“《生死疲劳》也是如此,它基于我对故乡几十年历史的了解,以及在历史中发生的许许多多悲剧的痛惜”。

V.S.奈保尔
2014国际文学周

  维·苏·奈保尔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毕业后为自由撰稿人。1955年在英国结婚并定居。1960年代中曾在世界各地广泛游历。2001年,维·苏·奈保尔因为“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维·苏·奈保尔是2014年上海国际文学周的主要嘉宾之一,在此期间,他出席了文学周主题为 “文学与翻译:另一种语言”的开幕论坛、文学周诗歌之夜等活动,他还在上海度过了自己的82周岁生日。在开幕论坛上,奈保尔谈及文学与翻译的问题,他表示:“我其实读的不少东西都是通过翻译而得到的文字。我会去理解原文的内涵、原文的想法,感受原文的魅力,但我确实很要仰仗于译者来把原文的魅力转达给我、给读者。音乐也好、散文也好,它们的魅力,都得通过译者的劳动才能传达过来。”

更多上海国际文学周资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