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寿先生晚年自述——考古、教学、科研回忆

(0)

相关推荐

  • 远古文明的完美绝唱-红山文化

    卢江良 王源源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方向2千米处的英金河畔,坐落着一座褐红色的山峦,蒙古语中称它为"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汉语称为"红山 ...

  • 考古专家打开一座大墓后激动道:困扰已久的历史古国方位确定了

    对于新的历史爱好者学习历史来说,会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只要是历史事件,就会涉及到一些地理名词,而这些地区的方位概念会让很多新人感到迷茫. 其实这种感觉对于专家来说也是深有体会的,因为史书上记 ...

  • 《吉金类系》后记

    笔者对青铜器的兴趣,始于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转入管理工作之后.因为不再有时间下田野,每天冗杂的事务性工作之后,也没有心境静下来搞专业,翻看青铜器图录就成为笔者最接近商周考古专业的消遣.现在看来,这种 ...

  • 第六批国保--古遗址(11)

    本篇目录: *************************************** 101.白口城址 汉至南北朝                     江西省泰和县 102.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

  • 邢台酒文化博物馆为什么要复制邢侯簋?

    在邢台酒文化博物馆的陈展中,有一件青铜器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与邢国历史紧密相联的邢侯簋,虽然说这件国宝级的器物是复制品,但这是至今邢台市民能够看到的与实物一致的唯一展品. □ 古顺复制邢侯簋 为了更好 ...

  • ​秋风落叶,与您道别

    2021年9月26日0时43分,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刘绪,因病辞世. 刘公谦谨一生,真诚善良,品德高尚,严于律己,尊师爱道,深受学院师生爱戴和全国同仁尊重,是考古学界公认的& ...

  • 探寻 | 游寿先生《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一)

    在中国现代考古学 诞生100周年之际 平台特辑刊 游寿先生于1962年所著 <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 以表庆贺 1962年1月16日<黑龙江日报> 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 游寿先生 ...

  • 探寻 | 游寿先生《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二)

    在中国现代考古学 诞生100周年之际 平台特辑刊 游寿先生于1962年所著 <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 以表庆贺 1962年1月16日<黑龙江日报> 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 游寿先生 ...

  • 探寻 | 游寿先生《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三)

    在中国现代考古学 诞生100周年之际 平台特辑刊 游寿先生于1962年所著 <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 以表庆贺 1962年1月16日<黑龙江日报> 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 游寿先生 ...

  • 江水长流 | 游寿先生:关于胡小石先生的回忆点滴

    "胡先生的书法具有诗人的气质, 有人以为"犷悍", 我感到这两个字安在 胡先生的书法上并不妥当. 他一生的字是沉雄豪放, 是经过锻炼后 加入文学修养烧铸出来的." ...

  • 史海钩沉 | 游寿先生在家乡福建的重大考古发现

    空海入唐之地--福建霞浦赤岸的滩涂景色 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高僧空海乘船来我国求法,途遇台风,在海上漂流了34天后在赤岸登陆获救.后来,空海在西安青龙寺拜高僧惠果为师,学真言密教,并习中 ...

  • 探寻 | 游寿先生关于嫩江和牡丹江的考古调查

          1957年,游先生到黑龙江,任教于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1959年,转历史系,主讲考古学.古文字学.中国古典文学.书法等多门课程.游先生虽壮游南北,但乡音无改,闽东方言十分难懂,教学中,游 ...

  • 张四海:信息化与教学科研的边界正在消失

    "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当AI可以自主实现需求分析.业务构建.环境优化和故障恢复时,传统的建设.运维.服务角色都将被取代,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科研的边界逐渐消失,我们将真正回归 ...

  • 南京理工大学钱学森学院赴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南京讯     5月18日,南京理工大学钱学森学院在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以下简称白马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学校教务处副处长王栋.钱学森学院联合党委书记孙元鹏.钱学森学院院长张琨.钱学森学院 ...

  • 更名大学必备条件之教学科研水平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添加关注-- 大学设置标准的第四项是教学与科研水平.教学方面的要求是:在教育部组织的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估结论应达到"良好"以上.在近两届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