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古玉分析鉴别
商代玉器在鉴定过程中,有的时候只要发现一条确凿的造假证据,便基本上可以全部否定。例如,在几十项真品的标准中,只列举一条商代玉器的毛刀特征,这是商代玉器典型的一条真品特征。现在的一些赝品也伪造这种特征,但是伪造的只是真品表面大概效果,禁不住科学的分析论证。如果我们对真伪的这两种特征,进行对比便会发现,两种表现特征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虽然表现的都是零乱细碎线条,但真伪细线条的走向、线条的宽度、深度,以及线条从顶端隐约出现,到线条延伸的终端,真与伪实际上所形成的工艺原理不同,具体的对比区别主要是。

商代以前的玉器材料,主要为就地、就近获得的玉料。但在新石器时代的大量玉器中,品 质 最 好的和田玉料已被认识利用,陕西和新疆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和田玉玉斧,但数量极少,而且多用从河床拣拾的籽料琢磨。夏代玉料亦以陕西、河南地产玉为主。
商代玉器是由敬天祭地的祭祀功能逐渐向玩赏装饰和交际礼仪功能过渡,商代晚期的玉器功能逐渐扩大丰富。

商代是我国第 一个有书写文字的奴隶制国家,中原玉器在继承辽河及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琢玉技艺的基础上,汲取了以夏代二里头玉器为代表的精华。
商代玉器的质料来源十分庞杂,殷墟出土玉器据目测鉴定,除少部分质地温润、色泽纯净的透闪石玉料可能来自新疆地区外,多数玉料应来自南阳独山等中原周边的玉矿。玉器颜色以深浅不一的青绿为主,也有部分黄褐色与白色。形体硕大的大件与超大件玉雕,则多见白色大理岩作品。

玉器与青铜器、甲骨文一起构成商代文明的重要元素,相比较而言,玉器更具巫术特征,更具神灵性质,是深入了解商代精神生活的重要内涵。众多商代玉器,反映出商代玉器的一些基本情况,玉料既有大量地方玉种,新疆和田玉已在商代晚期较多使用,同时还使用绿松石等美石玉。商代玉器种类很多,璧琮、璜、璋礼玉,面广量大:戈、矛、刀用具玉,独具特色;动物饰玉,群英荟萃。
商代晚期玉器以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代表,共出土玉器755件,按用途可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大类。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六十四个妃子之一,深受武丁宠信,她的名字在甲骨文中出现多达170次。武丁在位59年,南征北战,纵横天下,妇好经常助夫出征,据甲骨文记载,武丁伐羌时,妇好曾率军一万三千人助战,她甚至远征西北土方国。由于武王的宠爱,在妇好去世后,武王将大量的玉器作为财富为妇好陪葬。这为商人把玉器作为珍贵财富的思想提供了一个最 好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