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福:解读《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阳明病节选)

(0)

相关推荐

  • 治病,首重胃气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2021-09-22 90.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按:今天讲伤寒,直接跳到这里讲. ...

  • 尚论篇少阳经证治大意

    ​仲景少阳经之原文,叔和大半编入太阳经中,昌殊不得其解,岂以太阳行身之背,少阳行身之侧,其营卫显然易辨,非如阳明与三阴之属脏腑者,营卫难窥,故将少阳之文,汇入太阳耶,此等处窃不敢仍叔和之旧,盖六经各有 ...

  • 《医理真传》2.6:太阳经证解(译文)

    按:太阳一经,以寒为本(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故也).少阴为中气(肾与膀胱为表里),太阳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太阳一经为病,有经病(本经自病),有伤风证(经证中之兼症),有伤寒证(经证中 ...

  • 五章太阳篇

    太阳经序言 太阳统领六经,乃人体卫阳的主导,如阳光普照万物,能量温煦生命. 太阳不病,人体精神和谐,正气充盈外邪难侵.如果太阳受邪,可为诸病之源头,正太阳经病,医者好辨,但太阳本经之病除条文描述以外,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27)两感

    两感 82 两感  一日太阳少阴病, 头痛口干渴而烦. 二日阳明太阴病, 满不欲食身热谵. 三日少阳厥阴病, 耳聋囊缩厥逆寒, 水浆不入神昏冒, 六日气尽命难全. [注]两感者,脏腑表里同病也.一日,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四)

    方名: 麻黄汤 大青龙汤 越婢汤 越婢加附子汤 越婢加半夏汤 方歌: 麻黄麻桂甘草杏,加膏姜枣大青龙. 越婢大青减桂杏,加附加半风水清. 方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五)

    方名: 麻黄加术汤 三拗汤 麻杏石甘汤 方歌 麻黄加术风湿痛,三拗去桂喘风寒. 加膏麻杏石甘汤,外寒内热喘收功. 方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炙甘草一两.杏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六)

    方名: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方歌 麻黄细辛附子汤,减辛加草甘草汤. 两感太阳少阴证,能发表水里寒凉. 方剂 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麻黄二两(去节).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七)

    方名: 小青龙汤 附子汤 真武汤 方歌 桂芍干姜辛半味,麻黄甘草小青龙. 附子术附参芍苓,真武无参有姜生. 方剂 小青龙汤<伤寒论>: 桂枝(去皮)三两 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干姜三两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八)

    方名: 干姜附子汤 白通汤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 理中汤 桂枝人参汤 附子理中汤 治中汤 方歌 姜附加葱白通剂,更加尿胆治格阳. 加草四逆葱通脉,加参茯苓四逆方. 理中参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九)

    方名: 五苓散 春泽汤 五苓甘露饮 苍附五苓散 茵陈五苓散 胃苓汤 方歌 五苓停水尿不利,內蓄膀胱外太阳. 二苓泽术桂分用,虚渴加参春泽汤. 甘露寒水膏滑入,苍附内寒附子苍. 茵陈发黄小便涩,食泻合胃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十)

    方名: 栀子豉汤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生姜豉汤 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栀子豉加大黄汤 栀子干姜汤 栀子厚朴汤 方歌 栀豉加草加生姜,枳实栀豉加大黄, 去豉栀子干姜入,枳朴栀子厚朴汤. 方剂 栀子豉汤.栀子甘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十一)

    方名: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栀子柏皮汤 茵陈蒿汤 方歌 麻黄连轺赤小豆,梓皮杏草枣生姜. 栀子柏皮茵陈草,茵陈蒿汤茵栀黄. 方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伤寒论>:麻黄二两(去节) 甘温连轺二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