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重俊之反(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三)
相关推荐
-
上官婉儿跪迎临淄王李隆基,没有想到,他走...
上官婉儿跪迎临淄王李隆基,没有想到,他走到近前一刀砍下上官婉儿的人头,46岁的上官婉儿就这样香消魂散,可惜一代才女就这样被李隆基草草结束了生命. 为何李隆基要杀上官婉儿?明明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害死唐中 ...
-
安乐公主:唐朝最狠毒的公主,弑君杀父留下千古罪名
在公元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政变",最终武则天退位,由武则天儿子李显继承大统,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武则天的大周王国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李氏又恢复了大唐. 根据史 ...
-
《隋唐系列》 中睿相继六:唐中宗恢复武氏宗庙与太子李重俊诛杀武三思
神龙二年即公元706年秋八月,权臣武三思让周利贞摄理右台侍御史,奉命出使岭南,到那里把当年迫使武则天退位,并恢复唐朝的封王五大臣(张柬之和崔玄暐都已死了)都害死了.桓彦范和敬晖以及袁恕己都死得很惨. ...
-
《隋唐系列》中睿相继七:太子李重俊之死与宗楚客屡次陷害魏元忠
神龙三年即公元707年秋七月初五(辛丑),太子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发动羽林军杀了武三思和他儿子武崇训.太子接着又让左金吾大将军成王李千里及其儿子天水王李禧分兵守住宫城诸门,太子与李多祚带兵从 ...
-
李敬业讨武(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七)
这时,武氏亲族掌权,李唐宗室人人自危,大家心中悲愤不已.正好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和他弟弟盩厔县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杜正伦的侄子)等人都因事获罪.其中李敬业被降为柳州 ...
-
李世勣、卢承庆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十三)
渭南尉刘延,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当官之后的政绩在京师长安周边诸县中也是最为突出的.然而有一次,李世勣却对他说:"您年纪轻轻,这么快就有了大名声,应该自己稍加收敛,不要显得过于突出.(足下春秋 ...
-
唐高宗、李世勣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十一)
李世勣受命领兵出征,他想让他的女婿京兆人杜怀恭同行,以便建功立业.杜怀恭不愿去,他先是以家境贫寒为理由推辞,李世勣答应资助他:杜怀恭又以缺乏奴仆马匹为理由推辞,李世勣又答应自己为他提供.杜怀恭找不到其 ...
-
太子李亨脱笼入海(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七)
六月丁酉(十五日),玄宗在暴怒士兵的逼迫下解决了自己老婆和大舅子的问题后,准备从马嵬驿出发,开始新的生活.此时朝臣之中只剩下韦见素一人随行,于是玄宗就任命韦见素的儿子韦谔为御史中丞,并兼任置顿使,仍要 ...
-
韦后临朝(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二)
神龙元年二月甲子(十四日),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将他的妃子韦氏立为皇后,大赦天下:又追赠韦后之父韦玄贞为上洛王,追赠韦后之母崔氏为上洛王妃. 左拾遗贾虚己上疏劝谏,他说:"异姓之人不得封为王爵 ...
-
姚元之哭武氏(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一)
在政变成功,武则天被迫迁往上阳宫时,大家都喜气洋洋,只有太仆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元之一个人痛哭流涕.桓彦范.张柬之很是不解,他们对姚元之说:"今天哪里是您悲哀哭泣的日子!您这样干恐怕今后要大 ...
-
武氏死灰复燃(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三)
张易之.张昌宗被诛灭后,洛州长史薛季昶对张柬之和敬晖说:"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个元凶首恶虽然已被铲除,但像吕产和吕禄这样的人还在朝中任职,锄草时如不铲除草根,终究还是会长出草来的.(二凶虽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