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系列教学】举例说明申论如何行文(一)

       不废话,直接干货。

一、解释+分析+对策

 “工匠精神”也包括着创新的内蕴工匠的耐心坚守与创新的弯道超越,本身就是一体两面。产品的升级换代一方面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另一方面在于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既要对职业有敬畏、对质量够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极限的创新活力。有人说,“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抓创新,要在抓住技术突破的同时,抓住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认真做事”的品质,这样才能真正“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结构分析:这里的解释并非是对分论点的解释,而是对分论点的关键词进行简单的解释,来引出下文,下面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对全文主题词的一种论述,这里的既要和又要,注意,不是对策,而是一种论证,如果写成对策,则下面那个句式的对策就无法引出了。

句式学习:

解释:。。。就是。。。。

分析:一方面。。。另一方面,既要。。。又要。。。,

对策:在,,,的同时,,,,要,,,才能,,,

二、分论点+例子+反论+结论

其实,中国并不缺少技术精湛的工匠。给导弹铸造衣服的“大国工匠”毛腊生,“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然而长期以来,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导致的粗放型生产,使得技术条件难以提高精度;“有供给就有需求”的卖方市场,也在看不见的层面上损害了追求质量的态度。培养“工匠精神”,仍然任重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企业家和工程师的赓续接力。

结构分析:大家在写申论时,存在照抄原文的问题,这一段运用例子的写法可以好好学习下,这一段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将材料中的例子归类概括用短句或词语排比来使用,记住:为了使行文更富有可读性,我们采取正面例子,反面论证的写法。

这种论证属于内容论证型,不侧重于句式。

类似结构:分论点+成绩+反论+结论

创新发展的路径尚未被很好地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些巨大的变化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但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发展路径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投资拉动型和外向驱动型,这个传统路径今天仍然存在很大惯性,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实现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结构分析:这是属于先写成绩,代替上种写法中的正面例子,然后反面论证问题,建议最后可以加一句结论,比如: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径,依然任重而道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

句式分析:这一种论证方式,最需要学习的一个词组叫做,“但我们必须承认”,用这个词语带出下文。

再给大家一个类似的变种:分论点+措施+反论+结论

新发展的环境还不够理想。这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创新氛围建设.在营造创新环境上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对重大技术创新的项目和个人进行重奖.还比如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依法打击等等。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还十分猖獗,全社会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创新发展是严重的威胁,需要花大力气解决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