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第一碑!

江苏书协2019-04-16 23:27:23

——————江蘇書協——————

西安碑林第一碑:

唐玄宗隶书《石台孝经碑》

李隆基(685-762),唐朝皇帝,712年9月8日至756年8月12日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玄宗在位后期爆发安史之乱,从此唐朝国势走向衰落。

《书小史》中称李隆基“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好图书,工八分章草,丰伟英特。”多才多艺,善音律,又能诗,工隶书、行书,玄宗书法与太宗齐名。其书法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在唐代书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唐窦臮《述书赋》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风,笔为海而吞鲸。” 黄山谷称:“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古今法书苑》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丰茂英特。”

传世的碑刻有《纪泰山铭》、《庆唐观纪圣铭》、《石台孝经》,楷书有《赐虞正道勅》,行书有《盖州刺史张敬忠勅书》与墨迹《鹡鸰颂》等。

《石台孝经》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李亨篆额。高620厘米,共4面,每面宽120厘米。书法工整,字迹清新,秀美多姿。此碑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方额、盖石、顶上等均做了非常艺术化的处理,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

保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央的石台孝经碑雕凿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留下了两位帝王的四种字体,记录了唐时期盛行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也为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千古爱情佳话拉开了序幕。

“人们通常称石台孝经碑为西安碑林第一碑。这不仅因其是碑林第一迎客碑,更重要的是此碑集三帝于一身:碑文,文帝孔子所撰《孝经》;唐玄宗以隶书抄写;由唐肃宗题写碑额。”石台孝经碑造型极富特色,称得上是西安碑林中形制最气派的一方顶天立地碑。

公元713年,临淄王李隆基以两次兵变,杀伯母韦皇后,诛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后又黄袍加身,史称唐玄宗。为避“名不正言难顺”之讳,以确保帝位,他宣布以“孝”治天下。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玄宗诏令天下家藏《孝经》一部,让子弟精读勤学,并于第二年亲自书写《孝经》,刻碑以示天下。

据说当年,唐玄宗李隆基爱上亲儿子寿王的王妃杨玉环,以致日思夜想,茶饭不思。高力士灵机一动,劝李隆基令各位皇子研读《孝经》,以启发寿王以孝道为重,献出玉环。李隆基欣然采纳,并对诸皇子解释说:“孝之精义乃在于顺,顺者,以父母之愿为己愿,以父母之想为己想。”希望寿王有所感悟。同时,高力士进一步谋划,令杨玉环自荐为道士。免去寿王妃的身份。天宝四年,玄宗立孝经碑后,诏玉环还俗,册封贵妃。

李隆基隶书《石台孝经》拓本

天宝四年(745)刻,现藏西安碑林。

版权说明:本平台以传播书法知识为宗旨,图文源自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往期精彩

,同样不容错过!

  1. 书法是每个中国人一生的修行!

  2. 中国1000年前的状元文,秒杀当今世界所有鸡汤!

  3. 临帖十遍,不如精读一遍!

  4. 穷养富养,最贵不过教养!

  5. 苏东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6. 第二届江苏书法奖电子作品集,107件作品震撼来袭!

  7. 书法即修养,修养即人生

  8. 为什么艺术教育无法被替代?

  9. 最好的生活:杯中有茶,口袋有钱,手中有书

  10. 60个汉字,洞穿中国文化,道出人生智慧!

  11. 24节气茶单,够用一整年,赶快收藏!

  12. 书法100问,初学者必看!

  13. 别再欧式、美式了,这才是中国人专属的奢华!

  14. 新版1-12年级必背古诗文209篇(附音频)赶紧收藏吧!

  15.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

  16. 中华文明第一次被整理的如此清晰

  17. 书法,如何写出味道?

  18. 最适合在书房静听的20首经典曲子

  19. 《兰亭序》单字示范动态图,宜教宜学!

  20. 国学常识150题(含答案),赶快收藏学习吧。

邮箱:jsssfjxh@163.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