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怀才不遇,写一首七律抒发内心苦楚,结果成为了千古名篇
相关推荐
-
解读王维《鹿柴》:诗佛王维妻子早逝再未续娶,与玉真公主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情感纠葛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1年,享年60岁,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存诗400余首. "红 ...
-
6355杜甫五律《警急》读记
杜甫五律<警急>读记 (小河西) 警急 才名旧楚将,妙略拥兵机.玉垒虽传檄,松州会解围. 和亲知拙计,公主漫无归.青海今谁得?西戎实饱飞. 此时作于广德元年(763)冬.此时原注:&quo ...
-
归来澣濯亲甘旨,却叹京尘误游子——短暂冶游与返乡省亲
考中进士的晁补之本打算在蔷薇花开的日子回家省亲,可是,同年伙伴们还是相邀一起踏青游春,在京城盘桓一段时日.朝廷也好像并不急于给这些新进士们授官,而听任他们尽情享受一下蟾宫折桂的喜悦.晁补之在<及 ...
-
这位不太出名的晚唐诗人,写了首千古绝句,道尽封建战争的实质
晚唐的南海郡,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个瘦削的老人骑着毛驴,驮着两箱书籍在努力的跋涉着.他身着破旧的青布蓝衫,布满了沟壑的面容上,满是忧患和疲惫.自从青年离家,他已经走过了几十个这样的春秋冬夏.这位老人名 ...
-
晚唐诗人秦韬玉怀才不遇,写1首七律《贫女》抒发内心苦楚,结果成为了千古名篇
秦韬玉是晚唐科场上臭名昭著的"芳林十哲"之一,他出身士族,叔父是宰相,叔母是广德公主.为了出仕,秦韬玉不走正道,投靠权阉.扰乱科场.后来靠山倒台,遭到士林集体唾弃. 仕途失意之后, ...
-
诗人怀才不遇,写一首诗抒发苦楚,“为他人作嫁衣裳”乃其中名句
秦韬玉是晚唐科场上臭名昭著的"芳林十哲"之一,他出身士族,叔父是宰相,叔母是广德公主.为了出仕,秦韬玉不走正道,投靠权阉.扰乱科场.后来靠山倒台,遭到士林集体唾弃. 仕途失意之后, ...
-
陆游病中挑灯写一首七律,颔联乃是千古名句,成后人自警自励名言
<病起书怀>--南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诗歌意译: 因为生病,骨 ...
-
袁枚的女弟子舍不得丈夫,写首七律平白如话,却成传世名篇
2021-05-18 11:16 华人号:中国文化 诗言情志,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田间劳作的农夫,山中砍柴的樵夫,湖上撒网的渔翁,都曾传唱过动人的诗歌.从先秦到明清,中国 ...
-
一位晚唐诗人,用一首诗把这座千年古都的历史沧桑表现得淋漓尽致
丰富的物产也能够让这些文人墨客活得非常滋润.让他们有充足的空间进行文学创作,因此自然也会有很多的诗歌是和南京相关的,在三国时期南京又被叫做石头城,在此之后也慢慢被称作为金陵.众所周知唐代是一个包容开放 ...
-
陆游病中挑灯写一首七律《病起书怀》,颔联乃是千古名句,成后人自警自励名言
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南下担任事幕僚.四十六岁高龄从军,陆游怀着北伐报国的激情,奋笔疾书万字<平戎策>,大谈北伐的具体作战策略. 不料仅仅八个月之后,南 ...
-
侄子请求题诗,诗人随手写一首,竟成学校随处可见的标语
尽管如今科技昌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环境离我们很远,但是其中抒发的情感,却是人类普遍存在并且共通的,所以,纵使过去数千年之久,吟唱古老的<诗经>之时,我们的心湖依旧会泛起波澜. 许许多多的国 ...
-
韩愈被贬潮州途中写一首七律,自喻为屈原,尽得李白、杜甫之精髓
韩愈外号"百代文宗",是我国古代散文写得最好的几个人之一.韩愈也写诗,但是他的诗不如散文有名. 叶嘉莹先生批评韩诗说:他"只从语言形式上争胜",好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