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卷三 七 阳 何晏谭易 郭象注庄


《龙文鞭影》卷三    七 阳  何晏谭易  郭象注庄


何晏谭《易》 郭象注《庄》

【拼音】:Hé Yàn tán Yì  Guō Xiàng zhù Zhuāng

【人物故事】:

何晏,字平叔,三国时魏人,自称精通《易》。是个玄学家,精通《老子》《庄子》与《周易》,喜谈玄理,是魏晋时清谈之士的领袖人物。

有一次何晏邀请管辂前来一起讨论《易经》爻辞,结果管辂说得头头是道。于是何晏说:“在谈论自然现象方面,你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

这时坐在一旁的邓扬(字玄茂,三国魏南阳人,为司马懿所杀。)就说:“管辂,别人都说你精通《易经》,为什么平常讲话却佷少谈到《易经》的道理呢?”

管辂随声应答说:“精通《易经》的人是不谈论《易经》的。”

何晏带着笑容称赞他说话精要不啰嗦。

晋向秀曾注《庄子》,向秀(约公元227—277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县)人。他是嵇康、吕安的好朋友,“竹林七贤”之一。他开始注《庄子》的时候,同嵇康商量。嵇康说,这本书何必要注,作注是自找麻烦。《庄子注》作成以后,向秀让嵇康看,向说,是不是很好(《晋书》卷四九《向秀传》)。吕安惊说:“庄周不死矣。”(《世说新语·文学》注引《向秀别传》)

郭象《庄子注》和向秀《庄子注》的关系,在《晋书》里面,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照《晋书·向秀传》所说的,向秀作《庄子注》,郭象“述而广之”,就是说郭注是在向秀注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照《晋书·郭象传》所说的,向秀作《庄子注》,只有《秋水》、《至乐》两篇没有完成,他就死了。因为他的稿子没有流传,郭象就窃为己有,补作《秋水》、《至乐》两篇的注,又把《马蹄》一篇的注改换了一下。其余各篇的注,都是向秀原来作的,郭象不过是作了一些字句上的修改。照这个说法,郭象不是发展了向秀的《庄子注》,而是直接抄写了向秀的《庄子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