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史上的两次误读及其匡正—兼及“釉陶”概念的源流

(0)

相关推荐

  • 欣赏千古一绝的唐三彩(馆藏精品)

    "唐三彩的兴起.发展和衰退,与唐朝的政治经济相伴随:初唐的创始,盛唐的发展,安史之乱后的衰退,似乎是合着一个节拍进行的."(杨永善:<中国陶瓷>,台北:淑馨出版社 19 ...

  • 存世数量稀少 —— 相州窑黄绿彩罐

    □老妖 (图片由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提供) 在2008年佳士得纽约春季拍卖会上,编号0520的北齐黄绿彩罐估价9000-12000美金,以20000美元成交.此罐圆唇翻口,束颈溜肩,鼓腹渐收至平底,通 ...

  • 国外陶瓷历史文化浅析

    国外陶瓷历史文化悠久,主要陶瓷国有:日本,朝鲜,法国,英国,德国. 一.日本 陶瓷历史文化背景:大约在一万年前,日本就开始制作土器了,根据时代和式样的不同,起名为绳文土器.弥生土器.一般认为,日本最初 ...

  • vol.3 秦汉时期陶瓷|视频文字稿

    秦汉时期陶瓷 公元前221年,秦击灭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国.秦朝虽然只存在了十五年,秦始皇统一了车道,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但自秦始皇开始的统一事业,却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 秦汉时 ...

  • 陈彦堂:中国陶瓷史上的两次误读及其匡正——兼及“釉陶”概念的源流

    作者:陈彦堂 来源:"河南考古"微信公众号 原文刊载于<华夏考古>2021年第3期 汉代绿釉陶雁(<中国陶瓷全集·秦汉>)(图源:"大众考古&qu ...

  • 龙泉青瓷身价堪比黄金,在中国陶瓷史上影响甚大!

    中国是世界陶瓷大国,也是陶瓷的发祥地. 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名窑众多. 龙泉烧制青瓷是从南北朝开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吸取越窑.瓯窑.婺窑的制瓷经验,逐步发展,形成规模, 至宋代崛起,后来居上,形成了 ...

  • 中国陶瓷史上的“苏麻离青”究竟是啥?

    "苏麻离青"是元至明早期生产青花瓷所使用的高级进口青料,产自伊朗卡善地区(有关"苏麻离青"的详细考辨,可参阅温睿:<苏麻离青考辨>,<故宫博物 ...

  • 探索中国陶瓷史上惊心动魄的时期-元王朝

    中国陶瓷发展,经历了从陶器.原始瓷到瓷器的漫长过程,时序发展到元代,已经完备了制瓷业的所有工序,传统和创新时时在陶瓷舞台上重现. 元青花 鱼藻纹罐 高28.2厘米 日本大阪东洋陶瓷馆藏 元青花便是元代 ...

  • 元青花: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棵参天大树”

    中国陶瓷发展,经历了从陶器.原始瓷到瓷器的漫长过程,时序发展到元代,已经完备了制瓷业的所有工序,传统和创新时时在陶瓷舞台上重现. 元青花 鱼藻纹罐 高28.2厘米 日本大阪东洋陶瓷馆藏 元青花便是元代 ...

  • 中国王朝史上的两次盛世崩盘,对山水画的影响是怎样的?

    导言:中国王朝史上的两次盛世崩盘,一次是强汉,一次是大唐.这对山水画的画学思想影响到底是怎样的?这里面包含太多的学问,非常值得山水画研究者好好琢磨. 关键词:山水画:盛世崩盘:画学思想: 专栏 中国传 ...

  • “567瓷”乃新中国陶瓷史上的辉煌,号称当代“新官窑”

    点击上方" 新中国建立之初,景德镇瓷器自晚清以来经过了百年的动乱,以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当时中央政府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在政府的推动下,景德镇陶瓷起死回生,为国家政府安排就业,稳定民生,出 ...

  • 元代月白釉钧窑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颜色釉之先河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钧窑作品最标准的就是规整对称,无 ...

  • 中国女排史上两大苦主!老球迷至今不愿谈起 里约奥运后霸气逆袭

    中国女排在世界赛场有对手吗?答案是肯定有.熟悉中国女排的人都知道,球队在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三次鼎盛时代,分别是袁伟民时代.陈忠和时代以及郎平时代.但即使是这三位功勋主帅亲自指挥,也在世界赛场遭遇了失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