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教授讲中医思维(七):小柴胡汤系列

少阳三焦膜腠论

少阳三焦有形有质:

1、少阳三焦把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从组织结构上联系起来。

膜和腠两者应联系起来,可参考宋兴老师写的少阳三焦膜腠论。

膜连系五脏六腑,解剖学看五脏六腑都有膜的存在。头有脑膜、眼有眼膜、鼻有粘膜、耳有耳膜、骨有骨膜。膜从上到下,为连系五脏六腑的一种致密的结缔组织。

凡有膜存在的地方,外面就有一层疏松的结缔组织,即为腠里。腠里的组织间隙为津气流通处。

各种管道都是夹层中空的,血管中间为空可流通血液,脉管本身夹层中空可流通津气到脉管里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什么硬化了象稀饭?如果不是夹层中空,不是津气流通,脂肪在夹层中堆积起来就不会象粥样硬化。

脑血管如何硬化,西医说血管管壁血液凝结了硬化,说明管壁夹层里有津气阻滞、脂肪痰浊堆积,才出现硬化。

中医治疗胸痹、胸肌疼痛、冠心病,不用活血化淤的方法,反而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这些祛痰泄浊的方剂,不是因为痰进入了血管,而是进入了血管的夹层。

再如慢性浅表性胃炎,什么是炎症?充血、水肿称为炎症。胃壁为什么会水肿?只有夹层中空,津气才能进入,出现水肿。

少阳三焦无处不有,无所不包,上至巅顶,下至于足,外接肤表,内接脏腑,无处不有,无所不包,所处异形,所在皆是,包括膜原和腠理,不像其他六腑有具体形态。

所以难经说有名而无形,这样内经和难经就统一了。

2、三焦行气行津,为连通五脏六腑、流通津气的通路。使津气到达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从而为五脏六腑活动提供动力。

《灵枢·本输》:“三焦者,为决渎之官。少阳三焦流通水津。

《灵枢》:“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 如环无端”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说明三焦是卫气运行之所,

卫出下焦,生发于下焦肾,肾中的元气;充实于中焦脾,谷气来源于中焦,脾胃为营卫气血的生化之源;宣发于上焦,上焦通过吐故纳新,吸清呼浊的肺,来吸收自然界的清气。

卫气为下焦元气、中焦脾胃谷气和上焦肺吸入的清气三者结合,再运行于三焦,为真气、元气、阳气的总称。

《金匮》:“腠者,为三焦通汇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元气和真气流通的地方。《中藏经》:“三焦主持诸气

下焦元气、中焦谷气、上焦清气不仅要随血液运行成为营气,还要在脉外参与运行成为卫气。在外抵御外邪,在里顾护营阴,使阴津和营血不致外泄。

气能摄血,也能固精。气虚则可能气不摄血,出现出血性疾病;或气不摄精,出现蛋白尿,蛋白从管里漏出。

少阳三焦为流通津气的通道。津气的摄纳,生化,输布,排泄都有赖于五脏的协同配合。所以临床上不直接治疗少阳三焦的升降出入运行,而是要去治疗其他各脏。

有很多症象表明少阳三焦的存在。如足少阴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液停滞后通过少阳三焦的通路,外泛体表,则周体酸软重痛;内停胃肠,则出现腹泻、腹胀、腹痛、呕吐;

上干清阳则眩;凌于心则悸;发于肺则咳;痰浊为何凌心?脾胃为生痰之源,痰由少阳三焦而凌心。

(未完待续)

编辑:肖晔


系列回顾:

陈潮祖教授讲中医思维(六):小柴胡汤系列

陈潮祖教授讲中医思维(五)

(0)

相关推荐

  • “三焦”不通肺病缠身?老中医:肺健不健康或许还与脾、肾有关

    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而三焦与其他五脏五腑不同,三焦没有一个确切的具体器官与之相对应,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分,心.肺位于上焦 ...

  •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是,决渎之官 它能够,通行水道 对于藏象的某些认识 历来都有争议,比如: 命门.三焦.心包等 <灵兰秘典>: 三焦 通行元气 运行水谷 运行水液 上焦敷布气血 雾露一般弥漫 灌溉滋润全 ...

  • 陈潮祖教授讲中医思维(十):小柴胡汤系列

    体现治法 1.表里同治 柴胡.生姜解表,宣发气机,散其半表之寒:黄芩清其半里之热,生姜半夏化其津液凝聚之湿. 2.补泄同施 柴胡疏发气机:黄芩清解郁热:半夏.生姜行其津凝之实:人参.大枣.甘草扶正,体 ...

  • 陈潮祖教授讲中医思维(九):小柴胡汤系列

    治法 和解少阳法 有正气不足的一面,也有血弱气尽,腠里开,邪气因入的一面.既有正虚也有邪实,驱邪扶正,补泄同施. 气郁津凝,气郁化热与津凝为湿同时存在.气郁化热用清法,津凝为湿用温药.用清热药清其所化 ...

  • 陈潮祖教授讲中医思维(八):小柴胡汤系列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主方,一般认为治胆,但为何能治疗五脏病变?如咳嗽.心悸.小便不利.腹中痛等? 主治 邪入少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 或胸中烦而不呕: ...

  • 陈潮祖教授讲中医思维(六):小柴胡汤系列

    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主方.少阳包括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包括胆囊.胆管,其中手少阳三焦到底有无形质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 三焦经典论 内经和难经对三焦的描述各有不同,难经说有名无形,内经说有形 ...

  • 陈潮祖教授讲中医思维(五)

    方剂共性 临床组方从结构来看,组方主要是针对病机三要素:病因.病位.病性,包括三组常用药: 1.消除病因的药 2.调理脏腑功能的药,也就是定位 3.流通.补充或固涩气血津液的药 有些方有四组药.除了这 ...

  • 陈潮祖教授讲中医思维(四)

    病机考虑因素(续) 9.考虑五脏六腑宜通. 五脏的病机百分之八十都是不通的病机,比如风寒束表.风热犯肺.饮食积滞.大便闭结.水湿阻滞. 9.1 五脏的结构特点说明五脏六腑宜通. (1)肺主宣降 宣降两 ...

  • 陈潮祖教授讲中医思维(三)

    病机考虑因素(续) 5.考虑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不仅要考虑发生的病变,也要考虑脏腑之间的关系,五脏从结构来说相互联系,气血津液的生化疏泄要靠五脏来协同配合.考虑五脏 ...

  • 陈潮祖教授讲中医思维(二)

    病机考虑因素 辨证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病机. ‍1.病因:六淫七情. 2.病位:脏腑定位. ‍3.病性:寒热虚实,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气机的升降出入. 以外感风寒为例: 定病因:外感风寒,闭塞皮毛. ...

  • 陈潮祖教授讲中医思维1

    辨证论治贯穿理法方药四个环节. 临床治病首先是要运用望闻问切以及现代医学检查来收集病人资料,问现病史,过去的病历,既往史. 资料收集好后,应用中医理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来分析归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