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原六国五次“合纵”攻秦,也阻止不了被秦所亡的命运?

谈秦说汉(八十五)

战国末期,秦国一家独大,各诸侯国经常被秦军打得被打得满地找牙,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割地求和。于是产生了以苏秦、张仪、公孙衍为代表的纵横家,游说各国“合纵连横”,或组成联盟统一对抗秦国,或分化联盟形成内讧。中原六国之间相互猜忌,不团结,经常为各自利益而瞻前顾后,虽有公孙衍、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等凝聚力极强的灵魂人物领导“合纵”,但被张仪、苏秦等口舌之士以“连横”之策破之,或被秦国强大军事破之。

  • 前言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嬴渠梁继位了。当时中原之齐、楚、魏、燕、韩、赵国六国四处征伐,那些实力比较小的国家基本上被他们蚕食完了。秦与楚、魏二国接界,都是强国;而周天子势力微弱,对诸侯也形成不了影响力了;秦国在偏僻的雍州,很少参加中原的会盟,所以中原六国把秦国也当狄夷一样。秦孝公一看不对劲,弱国无外交,落后迟早会挨打,于是大量招纳人才,任用贤能,不遗余力地支持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果然很快让秦国强大起来了,秦国国库充盈,强兵马壮,民风尚武,于是自然就启动了战争机器。秦军东出函谷关,吊打魏国,很快收复了河西之地,震惊天下。这时,六国的领导们也不得不想办法来对付这个沉睡了300多年的醒狮了。于是,就有了诸侯国“合纵”攻秦,与秦国“连横”破“合纵”的故事了。各诸侯国“合纵”攻秦,也就是中原六个诸侯国协同作战,阻止秦国统一中原的最高合作形式了。

  • 公孙衍主导第一次合纵失败

公元前318年,与张仪不睦的公孙衍离开秦国,去到了魏国并做了相国,乐池来到秦国担任秦相。魏国联合韩、赵、魏、燕、齐,及匈奴的军队兵临函谷关。魏相公孙衍佩五国相印协调各国军队与秦军作战,并推楚王为纵长。但联军组织不严密,各自心怀鬼胎,很快被秦国强大的军队击退。次年,张仪“连横”齐国、楚国,两国故而退兵,接着派庶长樗里疾在修鱼大败联军的韩、赵、魏3国军队,俘虏其将申差,打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这次"合纵"攻秦的战争失败。

《史记·十二本纪·秦本纪》七年,乐池相秦。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 孟尝君主导第二次合纵小胜

公元前298年,齐国人孟尝君田文入秦为相国,被人诬陷险些被秦昭襄王斩杀,孟尝君以价值连城的白裘大衣贿赂秦昭襄王宠妾,只身逃回齐国捡回一命。公元前296年,由齐国牵头联合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同出兵,孟尝君协调各诸侯国与秦军讨伐秦国,并推选齐闵王为“纵长”,声势浩荡的诸侯军队到了盐氏。秦国只得服软,秦昭襄王把武遂归还韩国,把封陵归还魏国,各诸国退兵,第二次“合纵”取得了胜利。

《史记·十二本纪·秦本纪》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攻秦,至盐氏而还。秦与韩、魏河北及封陵以和。

  • 李兑主导第三次合纵不了了之

公元前288年,周天子仍在,秦昭襄王自封“西帝”。魏、赵两国商量,派李兑联络各国共同反秦。于是,以李兑为倡导者,齐闵王为“纵长”。齐、燕、赵、韩、魏、五国联合攻秦,结果秦国“连横”魏、赵,并归还侵占的部分土地,攻秦联军瓦解。苏秦趁机游说各国由“合纵”攻秦改为“合纵”对齐,结果五国伐齐,燕、赵联军首领乐毅率军占齐国七十二城,齐国仅剩即墨和莒,差点灭国。“合纵”攻秦一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史记·十二本纪·秦本纪》十九年,王为西帝,齐为东帝,皆复去之。

  • 信陵君主导第四次合纵胜利

公元247年,秦昭襄王派蒙骜之师伐魏,拿下了高都、汲。魏国屡败,不得已,魏安釐王想再次起用信陵君,拜为上将军。同时,信陵君派人向各诸侯求救,各诸侯闻舍命救赵的信陵君复为魏将,皆派兵救魏。信陵君合纵魏、赵、韩、楚、燕五国之兵出击,在黄河外与秦军交战,蒙骜败走,信陵君率军乘胜追至函谷关后才回兵。这是秦国最后一场被五国合纵出击之败仗。自公孙衍之后,屡次“合纵”攻秦皆因诸侯人心不齐难以成事,最终以信陵君得以成功。

《史记·十二本纪·秦本纪》魏将无忌率五国兵击秦,秦却于河外。蒙骜败,解而去。

  • 春申君主导第五次合纵

公元前246年,嬴政继秦王位,吕不韦掌权,依旧采用远交近攻方针,五年之内攻魏四次,攻韩三次,攻赵一次。占领韩上党郡,并重建太原郡,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并在战略上造成对赵、魏、韩三国侧翼包围态势。公元前241年,楚国春申君为主导,联合楚、赵、魏、韩、卫五国攻秦,以楚王为“纵长”,进攻寿陵,兵指函谷关。秦国集中优势兵力阻击,五国联军再次败走。自此,六国再无力联合组织力量进攻秦国,最终被秦国各个击破。

《史记·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

  • 结尾

早期纵横家苏秦西行至秦,未得重用。转而游说、赵、魏、齐、韩、楚、燕,身系中原六国相印,并任“合纵”联盟的盟长,并将六国“合纵”之盟约拿取秦昭襄王看,吓得秦国不敢窥伺函谷关以外的国家长达十五年之久。后来,时为秦国效力的公孙衍欺骗齐国和魏国,并和它们联合起来攻打赵国,破坏合纵联盟。赵王就责备苏秦,苏秦害怕离开赵国以后,合纵盟约便瓦解了。这次“合纵”,虽只是结为联盟,并未出兵,但也算是中原六国最早的结盟了吧。

战国末的秦国之所以强大,是商鞅变法之后,废井田,开仟佰,使国家税收大增;军功爵位制,使寒门子弟可以通过战功获取爵位;因此国库充盈,军队战斗力大增。国家政治体制产生了根本的转变,在集权制的影响下,军队的凝集力也很强。反观中原六国,墨守望成规,只顾眼前利益,虽有多次结为联盟对付秦国,但彼此不信任,打仗不敢上前,生怕先伤了自己的有生力量,畏手畏脚,只要秦国势扔出小利,“合纵”之势马上会被瓦解。所以,中原六国最终被秦军所灭,也是合理的了。

(0)

相关推荐

  • 战国纪(冬)三十一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 ...

  • 战国纪(冬)二十五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 廉颇围燕.以乐乘为武襄君.[史记.赵世家].[史记.乐毅列传] 廉颇逐之五百馀里,围其国.燕人请和,赵人不许,必令将渠处和.燕相将渠以处和.赵听将渠,解燕围.[史记.燕 ...

  • 战国纪(秋)十五

    周赧王五年.秦悼武王元年.鲁平公十三年[公元前310年] 秦诛蜀相壮.[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 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秦遣庶长甘茂.张仪.司马错复伐蜀,诛陈壮.[ ...

  • 战国纪(冬)二十

    周赧王五十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 秦王使张唐为大将,伐韩,欲先取阳城,以通三川之路.[东周列国志.101] 五十一年,攻阳城.[秦简编年记] 秦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 ...

  • 战国纪(秋)二十五

    周赧王二十一年.秦昭襄王十三年.鲁湣公九年[公元前294年] 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 ...

  • 菜学速递:《史记》秦史献疑拾误

    菜学速递:<史记>秦史献疑拾误 1.<秦本纪>出公自杀,当为他杀.因其死时,虚龄也不过五岁. 2.<秦本纪>"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漏数的 ...

  • 战国纪(夏)九

    周烈王五年.秦献公十四年.鲁共公六年[公元前371年] 魏伐楚,取鲁阳.[史记.魏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赵与秦战高安,败之.[史记.赵世家] 赵与秦战高安,秦师败绩.[大事记.二] 约本年,韩严 ...

  • 六国几次合纵攻秦,为何长平之战却作壁上观,任由赵国孤军奋战?

    公元前262年-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的一场关键之战,秦国虽然惨胜,但是此战过后秦国大势已成,六国再无可与秦国抗衡者,秦国统一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不过有点奇怪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后迅速崛起,其 ...

  • 函谷关之战,五国合纵攻秦,崛起的秦国面临亡国危机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他的父亲留给他的是一个强大而富强的国家.秦国经过商鞅的多年变法,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已经具备了兼并六国的实力. 六国不甘心亡国,六国中的有识之士 ...

  • 为啥秦国能扛住六国合纵攻秦,齐国只一次五国伐齐就一蹶不振?

    对于不同国家来说,一次或几次严重打击,其结果往往会大不相同.这与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为啥秦国能抗住六国合纵攻秦,但只一次五国伐齐,齐国从此就一蹶不振呢? 首先,战争对两国 ...

  • 为啥秦国能抗住六国合纵攻秦,齐国只一次五国伐齐,从此就一蹶不振呢?

    对于不同国家来说,一次或几次严重打击,其结果往往会大不相同.这与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为啥秦国能抗住六国合纵攻秦,但只一次五国伐齐,齐国从此就一蹶不振呢? 首先,战争对两国 ...

  • 大秦赋:关东五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合纵攻秦,六十万大军惨败,秦军名不虚传!

    大秦赋:关东五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合纵攻秦,六十万大军惨败,秦军名不虚传!

  • 此人是合纵攻秦最后的希望:他若掌权,秦国统一至少要推迟五年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四人除春申君之外其余三人都是王室成员,皆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门下食客众多.不过无论从人格魅力还是能力来看,战 ...

  • 六国合纵攻秦, 秦王很紧张, 张仪: 不足为虑, 看我的!

    战国局势,风云变幻,首先是魏国率先变法一家独大,在其衰弱之后,又形成了秦.齐.楚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家之中,因为秦国的变法最为彻底,所以其军事实力也最让列国所恐惧.后来在魏国人公孙衍的策动下,诸侯列国 ...

  • 义乌之狼:闽商纵横/互联网运营方法论(十五)(攻心术)

    攻心术1)训诫十四则 1,是不是你又在看无聊的电视剧电影了? 2,是不是你又关心八卦戏子娱乐新闻了? 3,是不是你又超额消费,贷款消费,装逼消费了? 4,是不是你又把时间浪费到毫无意义的文章帖子和各种 ...

  • 五一小长假攻略来了!做好3件事,孩子不生病,放心玩

    "消积月"还有3小时结束,还没有给孩子囤新三星汤产品的家长,千万不要错过这次特惠活动! 准备好安全.有效.口感好的助消化食疗饮,再加上科学的顾护消化方法,不愁孩子常积食.长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