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公益

公益,即是公共利益。致力于公益事业,就是要克服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发扬利益他人的奉献精神,为社会增加正能量。小编起初对公益感兴趣源于各种健康主题的跑步活动,自闭症半程马拉松、儿童癌症健康跑......以及奔跑后的各种公益宣传,层次不同。

公益中,金钱资助固然很重要,但它一定不是公益最需要的。公益,更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不是政府和慈善机构的倡议,不是富豪一掷千金的慷概,小编理解的公益更需要创新精神,幸运的话,能修正社会形态就更好啦!

很幸运,我们赶上了好年代,已经有很多优秀的公益人开始做这件事,小编能加入其中也是深感荣幸(今天就有一项线下活动

)。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一部分有理想的人才及中产阶级已在逐渐觉醒。很多科研院所,即使再多的paper发表也很难满足他们成就感(当然很多的科研工作者发了很多paper,自己也是很满足,也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不可否认)。

政策

在中国,医药的发展远远的落后于发达国家。由于医药政策、临床实践等诸多原因,太多的孤儿药、新药无法进入中国,或是开发商压根放弃中国市场,或是...... 据统计,FDA认定的孤儿药目前仅有195个在中国已上市。按照全球 500 种多种孤儿药的数据计算,相当于目前仍有 60% 的孤儿药尚未引进。太多的孤儿药患者仍处于无药可用的状态(儿童患者的用药危机更是严重)。

近两年,作为政府,上到国务院下到医药监管部门已发布了各种鼓励新药、孤儿药研发的政策,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成效,企业逐渐开始关注孤儿药开发,但事实情况是仍存在大量的罕见病在中国无企业申报,未来几十年仍可能存在无药可治的状态。

这个时候,一些医药行业的理想之士开始觉醒,他们选择做一种特别的公益,通过联合政府、医院、global孤儿药原研企业,试图让中国罕见病患者最快的用到治疗药物,同样,这件事也受到了很多投资公司的支持。太多的专业志愿者主动加入这项公益活动中,对小编来说,这种满足感比拿多少money要爽多了(最喜欢的zb方式了)。

医疗教育

中国不止贫富差距大,医疗差距更是天壤之别,北上广一线城市从古至今都是华佗聚集之地,古有刮骨疗伤、今有精准医疗。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多数患者的首次诊断一定是在二线、三线或是小城镇的医院,由于医疗差距,太多的罕见病被误诊(儿童眼神经母细胞瘤,经常被误诊为斜视.....),只有等到疾病进展,来到北上广的超一流医院,疾病才会被正确确诊,往往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阶段。

贫富、医疗技术差距,全球每个国家都存在,医疗发达的国家差距会努力做到最低,差距的存在主要原因医疗资源的区别,包括医生的素质、医院硬件、软件以及管理各个方面。

医生是一项尤为神圣的工作,每天都在处理人类不愿提及的话题(生与死),在中国,有信念的医生很多(很渴望自身医疗技术的提升,并服务于患者,看到患者一个个康复是他们的人生理想),但由于资源匮乏等等原因,多数处于报国无门状态。

这个时候,一些医药行业的理想之士(多数为北上广医院大牛)再一次觉醒,他们选择加入一种特别的公益,他们希望拉近和偏远医疗机构的距离,科普创新医疗技术、分享临床经验。

正视生命

”妈妈,旁边屋的小朋友去哪里了“,在中国,一直缺少正视生死的教育,大家都不愿意谈论这个话题,小编认为这特别重要,它甚至影响着你要怎么过完这一生。

走之前,十八番抢救坚持到最后一刻(即使明知道于事无补),但多数患者在其中是生不如死的状态,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因为身边亲戚朋友的压力、因为...... 想一想,有一份信仰(基督等)真的挺好的,因为他们都会早早教会你如何正视生命。

同样在这个时候,一些医药行业的理想之士又一次觉醒,他们选择加入一种特别的公益,他们在普及患者临终前的舒缓疗法,舒缓治疗(Palliative Care)也称姑息治疗、安宁疗护,是对那些对治疗已无应答、生存期有限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综合治疗和照护。舒缓治疗的核心理念包括3个方面:①通过药物和(或)物理理疗、芳香疗法等非药物方法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状;②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给予人文关怀;③舒缓治疗的目的是为患者及其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舒缓疗法不等于零治疗,而是让患者安静、更有尊严的离开。

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正视生命,保持健康。

It takes nothing to join the crowd, it takes everything to stand alone. 健康、自由,爱生活,爱行舟!

(0)

相关推荐

  • 多方抢占千亿美元罕见病市场,保险会成为破局者吗?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4月12日,深圳重疾险2021-2022医保年度参保缴费正式启动,迎来了多项服务升级.其中,为了减轻罕见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压力,深圳重疾险今年新增了罕见病特药津贴,将为确诊为SM ...

  • 罕友医药王晓晖专访 | 中国孤儿药领域的开拓者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若不是四年前风靡网络的"冰桶挑战",渐冻人.瓷娃娃.白化病.戈谢氏病--这一个个专业疾病词汇可能都不会被大众知道.患上这些疾病的人群因为" ...

  • 天价药不完全盘点

    当需求碰到了市场,成本遇到了责任,价格就显得尤为夺人眼球,这是灵魂的拷问,还是生命的救赎? 近日复星凯特CAR-T细胞治疗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奕凯达®)获批上市,作为国内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光 ...

  • 罕见病治疗

    今天是第十四个#国际罕见病日# 目前,全球已知罕见病已达到了6000-8000种之多,约有2.5-4.5亿人受其影响,预计中国的罕见病患者超过2000万,但仅有约5%的罕见病存在治疗方法,且大多都需要 ...

  • 国际罕见病日 | 向善是医药进步的源泉

    每年2月份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社会的运转秩序,前阵子几乎举国上下的医疗力量都聚焦在攻克新冠疫情方面.罕见病患者们面临着购药困难或者无法到定 ...

  • 谈谈重疾险与医疗险的功能与意义(下)

    谈谈重疾险与医疗险的功能与意义(下) 保险就是用来保住您所拥有的.为您的家人保险,好让他们永远保有您现在提供的生活水准! --题记 1 我们接着上一篇文章的话题往下聊,如果我们家庭的支出只能够给一个人 ...

  • 赋能患者组织,助力疾病诊疗和药物研发

    日前,国内首个大规模跨病种患者组织经验交流平台--第一届中国患者组织经验交流会(CEEPO, Chinese Experience Exchange for Patient Organizations ...

  • 名医主刀宣布完成B轮1.5亿元融资,携手各方打造名医公益联盟

    2016年4月20日,"共享名医资源·共铸健康中国"名医公益手术捐赠暨名医公益宣言发布会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举办.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名医主刀创始人苏舒.复星医药董事长 ...

  • 从泽布替尼“出海”看中国创新药全球化之路

    泽布替尼是中国首个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首个在美国获批的本土研发抗癌新药.继先后在美国.中国获批后,近日该药又传出好消息,阿联酋.加拿大均批准了泽布替尼的新药上市申请,分别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型套细胞 ...

  • 杨大俊:坚持做对的事,成功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在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等大分子药物一片火热的当下,亚盛医药围绕"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和"细胞凋亡通路"两大科学机制进行小分子药物全球化开发取得的 ...

  • 万亿罕见病市场投资大热,原本绕开中国的巨头,如今为何争相涌入?

    跨国药企巨头以往很少考虑把罕见病药物带进中国市场,主要担心两个问题:第一,中国患者和政府的支付力不行,产品进来后卖不出去:第二,中国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进入市场后很快被仿制.最近三年,这些曾让药企犹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