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任贤第三全文,翻译赏析

(0)

相关推荐

  • 唐太宗贞观之治千古流芳,可他几次想泰山封禅都未果,为什么?

    今人模拟的封禅大典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隆重祭祀天地的礼仪.这一礼仪起源甚早,大约战国时成书的<管子·封禅>记载,远古时的伏羲.神农.炎帝.黄帝等都曾行此礼.不过,这一记载可能并不准 ...

  • 薛延陀汉国的亡国之路:一门亲事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薛延陀是东部高车一部落.曾经于南齐永明五年,随阿伏至罗到准噶尔盆地建高车国.南北朝时,游牧于阿尔泰山西南,额尔齐斯河一带,少数留在于都斤山. 隋大业元年(605),铁勒诸部奋起反抗西突厥暴政,共推契苾 ...

  • 贞观(唐太宗年号)

    admin 1年前(2020-03-06 13:33:47) 百科 2460 ℃ 贞观(唐太宗年号) 贞观(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是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共23年.唐太宗励精图治开疆拓土 ...

  • 怪想之圆周率学历史二十八 628(唐朝)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善恶一念之间 圆周率看历史 ...

  • 《三国志注》吴书三全文,翻译赏析

    ◎三嗣主传第三 孙亮字子明,权少子也.权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姊全公主尝谮太子和子母,心不自安,因倚权意,欲豫自结,数称述全尚女,劝为亮纳.赤乌十三年,和废,权遂立亮为太子,以全氏为妃. 太元元 ...

  • 《三国志注》蜀书三全文,翻译赏析

    ◎后主传第三 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及即尊号,册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 ...

  • 《三国志注》魏书三全文,翻译赏析

    ◎明帝纪第三 明皇帝讳叡,字元仲,文帝太子也.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魏书曰:帝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异之,曰:"我基於尔三世矣."每朝宴会同,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好学多识 ...

  • 《孝经》诸侯章第三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在上不骄,高而不包.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包,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 ...

  • 《吕氏春秋》贵直论第三全文,翻译赏析

    贵直[原文]     一曰: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q ...

  • 《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全文,翻译赏析

    慎大[原文]     一曰: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凡大者,小邻国也:强者,胜其敌也.胜其敌则多怨,小邻国则多患.多患多怨,国虽强大,恶得不惧?恶得不恐?故贤主於安思危,於达思穷,於得思丧.<周 ...

  • 《吕氏春秋》季春纪第三全文,翻译赏析

    季春[原文]     一曰: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天 ...

  • 《素书》求人之志章第三全文,翻译赏析

    "求人之志章":求者,是觅求.寻找之意.其主旨是说欲成大业,须得其人,要得其人,先知其志向,故以"求人之志"为章名. 本章共列一十八条,总归八个方面.也就是将这 ...

  • 《世说新语》政事第三全文,翻译赏析

    [题解]政事指行政事务,具体指处理政务的才能和值得效法的手段.晋代士族阶层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必然要维护法制,严格执法,强化国家机构的管理,这就要重视政事和官吏的政绩. 首先是政治主张问题.是实行德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