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战:鄢郢之战(3)白相公放水
相关推荐
-
战国 202 鄢之战——白起再次创造以少胜多神话
公元前279年,这一年是伊阙之战的14年后.14年前,伊阙之战白起率领数万秦军,把魏韩两国24万颗人头砍落于自己的马下. 14年以后,白起又回来了,秦军像一片卷动的乌云,在他的带领下,推向天光灿烂的楚 ...
-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二十五)
遠山之巔,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二十五) 整理一下. 当周天子把熊绎封在中原边角的丹阳,楚国那时是什么样子其实并不重要,它对历史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影响,所以我们姑且可以认 ...
-
鄢郢之战(二):白起率军千里大迂回,直插楚国心脏
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秦国大将司马错率领军队从陇西郡出兵,攻取了楚国的黔中郡 ,楚襄王被迫割让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东南)和汉江以北的土地给秦国. 这就是司马错所提出的著名的"得蜀即得楚 ...
-
鄢郢之战,白起水灌鄢城,屈原魂断汨罗江
伊阙之战秦军大胜,秦昭襄王约战楚国,楚顷襄王不顾怀王客死秦国之仇,惧怕秦军,派使者入秦迎娶秦国公主,秦.楚两国重新交好.在公元前285年和前283年,两国国君分别在宛.鄢城.穰会见,保持和约亲善的融洽 ...
-
第九战:鄢郢之战(4)战国时代的忠义担当
白起打下鄢城休整之后,又率军攻打并占领西陵(今湖北宜昌西),扼住长江口,截断郢与西面巫郡的联系. 准备工作做完,转过年来,公元前278年,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国. 这次势如破竹,没有悬念的攻陷了楚国国都 ...
-
第九战:鄢郢之战(2)名将的隐性素养
司马错率大军由陇西进入四川,然后增补了当地的巴.蜀军队10万,接着乘坐大船万艘,载米600万斛(一斛大概相当于27斤,可以想象川府之国的物资动员能力),从巴地延涪水南下,进攻楚国. 这是中国战争史上, ...
-
鄢郢之战,白起攻破楚国都城后,为何不一举消灭楚国呢?
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 ...
-
鄢郢之战(三):秦国要的是与六国相持状态下的不断蚕食
此次伐楚,秦国大获全胜,占领了楚国西部长江以北大片土地,并在此设立南郡,用以压制楚国的发展.此后,楚国的势力只能被压缩在长江以南的地方.这对于江河日下的楚国来说,无疑是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从此楚国的势 ...
-
鄢郢之战(一):一厢情愿的楚怀王,一幕可悲的亡国伊始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一个诸侯国,最初的领地在楚地,从一个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一个拥地千里的强国. 楚悼王为求富国强兵,任用吴起开始变法兴革,使楚国国力日益强盛 . 至楚威王时,楚国的领土已扩张 ...
-
鄢郢之战:“楚庄王”重返人间,秦军在长江流域再无作为
在很多朋友的印象里,秦楚鄢郢之战似乎等同于楚国亡国,在之后的半个世纪内楚国一直在苟延残喘.另外,这种看法似乎又和战国末期依旧流传的"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说法有所矛盾. 那么, ...
-
一战拔鄢郢二都,再战烧夷陵,三战辱楚之先人,白起为何不亡楚?
谈秦说汉(315)一战拔鄢郢二都,再战烧夷陵,三战辱楚之先人,白起为何不亡楚? 白起最成功的战例不是长平之战,而应该是鄢郢之战.长平之战斩首五万,坑杀降卒四十万,让白起名动天下,但秦军也同样死伤过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