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战:鄢郢之战(2)名将的隐性素养
相关推荐
-
梁启超一段分析,说清了白起战功,学者:难怪白起是战国第一名将
中国的战国时期,列国互相攻伐,战争频繁爆发,催生了无数名将,其中有四个最为杰出,即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然而,为何白起被公认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难道就因为白起第一个去世(史料不全,无法考证四大名将谁 ...
-
从战争认识、对手战果不同,分析王翦为何不出彩?谨小慎微的性格
导言: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打仗为何没有白起.李牧出彩?从战争认识.对手战果不同,分析王翦为何不出彩?谨小慎微的性格,不同时代与对手 风云战国,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乱世出英雄,也正因如此,战国时期的著名军 ...
-
先轸:晋国第一名将,打破春秋战争模式,孙武兵法思想的源头
公元前632年,晋楚争霸大幕刚刚开启,晋国政坛上就响起一声惊雷,中军将郤(xì)縠老同志突发脑溢血去世,晋文公随即任命下军佐先轸(zhěn)为中军将. 晋文公之初,推出"三军六卿制" ...
-
他是令人胆寒的死神,却敌不过文臣的一张嘴,至死不敢埋怨
春秋时期,秦国属于边远小国,被中原诸侯视为夷狄.秦穆公继位之后,力图改变这个局面,他到处引进人才,其中蹇叔就是其中一位.蹇叔来到秦国后,他的两个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成为秦国的著名将领.说他们著名,主要还 ...
-
楚国:楚封丹阳近汉中
楚国系列文章"探讨楚人早期迁徙路线与周昭王丧师于汉水 ",已经明确楚国熊绎所封丹阳,在秦岭西南邻近宝鸡.这里再来分析一下"丹阳之战",有助于厘清若干相关地名.通 ...
-
第九战:鄢郢之战(4)战国时代的忠义担当
白起打下鄢城休整之后,又率军攻打并占领西陵(今湖北宜昌西),扼住长江口,截断郢与西面巫郡的联系. 准备工作做完,转过年来,公元前278年,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国. 这次势如破竹,没有悬念的攻陷了楚国国都 ...
-
第九战:鄢郢之战(3)白相公放水
白起接到任务指标后,分析了两军形势,认为不用搞那么多路出击,用不着,四川人民去年辛苦了,都歇了吧,我一个人趟一路没问题. 白起决定直接沿着汉江往下打,直捣楚国统治中心地区,后世给此次战役起了一个很形象 ...
-
鄢郢之战,白起攻破楚国都城后,为何不一举消灭楚国呢?
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 ...
-
鄢郢之战(三):秦国要的是与六国相持状态下的不断蚕食
此次伐楚,秦国大获全胜,占领了楚国西部长江以北大片土地,并在此设立南郡,用以压制楚国的发展.此后,楚国的势力只能被压缩在长江以南的地方.这对于江河日下的楚国来说,无疑是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从此楚国的势 ...
-
鄢郢之战(二):白起率军千里大迂回,直插楚国心脏
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秦国大将司马错率领军队从陇西郡出兵,攻取了楚国的黔中郡 ,楚襄王被迫割让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东南)和汉江以北的土地给秦国. 这就是司马错所提出的著名的"得蜀即得楚 ...
-
鄢郢之战(一):一厢情愿的楚怀王,一幕可悲的亡国伊始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一个诸侯国,最初的领地在楚地,从一个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一个拥地千里的强国. 楚悼王为求富国强兵,任用吴起开始变法兴革,使楚国国力日益强盛 . 至楚威王时,楚国的领土已扩张 ...
-
鄢郢之战:“楚庄王”重返人间,秦军在长江流域再无作为
在很多朋友的印象里,秦楚鄢郢之战似乎等同于楚国亡国,在之后的半个世纪内楚国一直在苟延残喘.另外,这种看法似乎又和战国末期依旧流传的"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说法有所矛盾. 那么, ...
-
鄢郢之战,白起水灌鄢城,屈原魂断汨罗江
伊阙之战秦军大胜,秦昭襄王约战楚国,楚顷襄王不顾怀王客死秦国之仇,惧怕秦军,派使者入秦迎娶秦国公主,秦.楚两国重新交好.在公元前285年和前283年,两国国君分别在宛.鄢城.穰会见,保持和约亲善的融洽 ...
-
一战拔鄢郢二都,再战烧夷陵,三战辱楚之先人,白起为何不亡楚?
谈秦说汉(315)一战拔鄢郢二都,再战烧夷陵,三战辱楚之先人,白起为何不亡楚? 白起最成功的战例不是长平之战,而应该是鄢郢之战.长平之战斩首五万,坑杀降卒四十万,让白起名动天下,但秦军也同样死伤过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