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中 4·成书的起源》译文

(0)

相关推荐

  • 9月,我想给你们写10封信

    渐行渐远渐无书 夜里的空气突然变凉,我摸索着被子盖在身上,顿时觉得温暖起来,这温暖让我睡意全无.爬起来打开台灯,翻开日记看起来. 2016年9月15日 想起电影<非诚勿扰>中梁笑笑与秦奋分 ...

  • 滹南遗老集引

          予以剽窃之学,由白衣入翰林,当代巨公如赵闲闲.杨礼部.滹南先生,皆士林仪表,人莫得见之,而一旦得侍几砚,浑源雷晞颜.良乡王武升.河中李钦叔亦称天下之选,而十年得遇从游.故予尝自谓叨取科第未 ...

  • 陈嘉禾的《投资的奥妙》一书用了不到一天就...

    陈嘉禾的<投资的奥妙>一书用了不到一天就读完了,本想认真精读的,但看了前面一部分便采取略读策略了. 陈先生在股票投资方面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但可能在转化为书籍写作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因素的 ...

  • “南怀瑾说南怀瑾”:南怀瑾致刘雨虹书信四十三札

    “南怀瑾说南怀瑾”:南怀瑾致刘雨虹书信四十三札

  • 见字如面:我们失去了多少美好的记忆

    书知道XGH  " 见字如面: 我们失去了多少美好的记忆 肖关鸿 年前收到三联书店前总编辑汪稼明兄编的四卷本<范用存牍>,勾起我对中国出版界前辈范用先生的怀念. 这套书收录了我给 ...

  • 观金一南教授演讲有感

    跑步丨阅读丨早起丨持续行动 要么跑步,要么阅读,身体和灵魂都不可辜负!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 这是去年12月底我很喜欢的一名学生水波温柔(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海子)给我写的一封信 ...

  • 大寒节气,写封信给你

    大寒节气,写封信给你 已经很晚了,是不是以为大寒节气我不会写了? 怎么会呢,我这不是来了嘛. 好久不见,见字如面. 今日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之后,又将开始一个新的循环.我也将在这个冬夜里, ...

  • 人和人的距离,不过就是一本本书

    人和人的距离,不过就是一本本书

  • 伟人给宋庆龄先生在建国前夕写的这封信,堪...

    伟人给宋庆龄先生在建国前夕写的这封信,堪称书文双璧! 这封书信篇幅不长,但极其精妙,用词遣句,非常讲究,可以看出当时写信的用心程度.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原文: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 ...

  • 《传习录·卷中6·元神·元气·元精》译文

    答陆原静书 陆原静,即陆澄,见卷上·<陆澄录>. 来信写道:"着手做工夫时,感觉到心没有一刻宁静.妄心固然在动,照心也在动.既然心无时不动,那么,也就没有片刻停息了." ...

  • 《传习录·卷中8·万物皆备于我心》译文

    答欧陽崇一 欧陽崇一(公元1496--1554年),名德,字崇一,号南野,江 西泰和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历任安徽六安知州.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王陽明在赣州首倡"致良 ...

  • 《传习录·卷中 6、元神·元气·元精》

    ·元神 元气 元一精一· 答陆原静书 陆原静,即陆澄,见卷上·<陆澄录>. [原文] 来书云:"下手工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quo ...

  • 《传习录·卷中13·神而明之》译文

    神而明之· 此篇原为<示弟立志说>. 每天清早,学生拜见行拱手礼后,老师要依序向每位学生提问:居家时爱亲敬长方面,是松懈疏忽还是情真意切?温 清定省的礼节方面,是欠缺着还是在实践着?在路上 ...

  • 《传习录·卷中12·启蒙之道》译文

    古时候的教育,讲授的是以人伦道德为内容,以后兴起了记诵词章的风气,因而先王的教育之义也就不存在了.现在教育学生,应该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唯一的内容.有关教育的方法,应当通过咏诗唱歌来激 ...

  • 《传习录·卷中11·致其良知》译文

    致其良知· 此信为陽明先生与聂文蔚的第二封论学书信. 此书于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写于广西,为王陽明的绝笔书信. 来信已收到,得知您最近在学问上大有进步,欣喜难以言表.认真阅览数遍,其中呈还有一两 ...

  • 《传习录·卷中10·人即天地之心》译文

    答聂文蔚 聂文蔚(公元1487--1563年),即聂豹,字文蔚,号双江 .江 西永丰人.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傅.1545年,被捕入狱.出狱即居家十年,后被起用为平陽知府,修兵练卒,整顿地方军务,颇有政 ...

  • 《传习录·卷中9·正心诚意》译文

    答罗整庵少宰书 罗整庵(公元1465--1547年),即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明代江 西泰和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少宰(明清吏部侍郎的别称).学术上主张理得于天而具于心,理气本为一物,著有< ...

  • 《传习录·卷中 7·良知即是未发之中》译文

    另一封 此篇为"答陆原静"的又一封论学书信. 来信写道:"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所谓的性善.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廓然大公之类.为何普通的人都不能做到而一定要经过学习 ...

  • 《传习录·卷中 5·知行合一》译文

    答顾东桥书 顾东桥(公元1476--1545年),名鳞,字华玉,号东桥.江 苏江 宁人.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擅写诗,见<明史>卷二八六. 钱德洪的序是<答人论学书>,而&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