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汤方证医案集结号(1)
相关推荐
-
每日一方——“苓桂术甘汤”
方药组成 茯苓20g .桂枝15g .白术10g .甘草10g. 1 方 1 苓桂术甘汤组成较少,但作用却明显,切不可嫌其药为贫贱而贬其功效,历来医家认为本方可以治疗水饮凌心之证,此言不 ...
-
阳气回来了!《伤寒论》里藏一方,叫醒阳气,化解阳虚骨痛,请细思量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仲景临床方剂学> 你好,我是 ...
-
白发伤寒论|第六十讲(314.315.316)
第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少阴病一开始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有没有提下利,到后边就渐渐出 ...
-
【临证指南医案】看叶天士运用真武汤(二)
二 真武汤的主要指征: 纵观应用真武汤的各则医案,从体质而言大多阳虚畏寒:从面色而言面白或萎黄.医案中关于脉的描述非常多,如"脉沉小弦"."诊脉细软".&qu ...
-
《千金》附子汤证
《千金》附子汤证
-
经方治疗眼皮跳
编辑整理 十方世界 经方治疗眼皮跳 导读 伤寒论的讲法有很多,有的老师按照条文依次讲解,有的老师按照方剂进行详细分辨,还有的老师按照证候对比辨别.这些讲法各有特点,都是为了方便我们辨别记忆伤寒条文, ...
-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证方证标准√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水饮停胃证):心下满微痛,或者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但色不黄,无汗. 2.主要症状(太阳证):发热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 ...
-
附子汤方证的医案集结号(3)
附子汤方证的医案集结号(3)
-
白发伤寒论|第十二讲(72)
第十二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2条和71条对比一下,发现五苓散有脉浮,这里是脉浮数,脉跳的 ...
-
经方五苓散方证实质及利水药使用鉴别
张仲景 五苓散 猪苓十八铢(去皮,味甘平) 泽泻一两六铢半(味酸咸) 茯苓十八铢(味甘平) 桂半两(去皮,味辛热) 白术十八铢(味甘平) 右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药 ...
-
白发伤寒论|第五讲(32.33)
第五讲 讲述:白发渔礁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这是非常经典的一条条文.首次提到太阳与阳明合病这个概念.我 ...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8日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天晚上继续去学习伤寒论的课程,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去看第27条的条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我们首先看一下胡希 ...
-
胡希恕当归芍药合小半夏汤医案
[组成]当归9g,白芍9g,川芎6g,苍术9g,泽泻15g,茯苓9g,半夏15g,生姜12g,吴茱萸9g. [功用]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消痰蠲饮. [适应证]水饮上犯,妇人妊娠,肝郁气滞,脾虚湿胜,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