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温暖

我看到了温暖

——记万祥文教论坛16讲:叶辛《阅读与人的发展》

怀揣着好奇与兴致,有幸参加了著名作家叶辛老师在“万祥文教论坛”上的讲学。兴致缘于对写作的笃爱,闲暇之时,自己也喜好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生活是小说的基石,而小说更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加工,所以我好奇,是因为对于擅长写中长篇小说的小说家叶辛老师来说,现实生活对于他的小说创作是起主导作用多一点,还是起辅助作用多一些?

聆听

聆听叶辛老师的讲学,其实是倍感温馨而闲适的。整个午后,我仿佛置身于清爽的秋风与和煦的暖阳之中,面朝一位慈颜悦色的老者,慢条斯理地述说着往事,谈论着情怀。没有哲思的高谈阔论,没有理论的高深莫测,没有文字的晦涩艰深,有的只是通俗易懂的切身体悟。说白了,便是给听者讲述往事——那些《阅读和人的发展》的昔日故事。

叶辛老师诚挚而朴实的话语中偶尔夹杂着俏皮的上海方言,平实中隐藏着幽默,惹得听者欣然窃笑。从孩童时代的阅读讲述到青年时期的写作,从知青上山下乡叙述到回城后的工作学习,读书、知识与成长一样,由懵懂到熟识,最终“读书”促成叶辛老师成为著名作家。

看似各自成趣的几件往事,似乎单独成篇,其实却是思维缜密、前后相合。虽然一个多小时的讲学并没有事先准备稿纸,但是腹满经纶的叶辛老师却才思敏捷,娓娓道来。

聆听本身就是一种学识,一种自发的心灵追随。我常想,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催眠师,或许这句话有些绝对,但是催眠事实上一直零距离的存在于每个人身旁。这场“阅读和人的发展”讲学的聆听就使在场的每个人都进入了自我内心的一场催眠之中,因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跟随叶辛老师的长谈,回顾自我的孩童往昔,追忆儿时的读书情趣。这是心灵赶往,赶往思考深处,思索人生、思索阅读,思索书籍……

思索

叶辛老师提到母亲对他的教育,一直都是温文尔雅而不失严厉。其后,他对儿子的教育,同样慈爱有加,也是放手中不失关注。我注意到叶辛老师言语中对于教育的诠释,更加觉察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身处农村教育第一线,深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钩。学校、家庭、社会,或者说老师、家长、学生都是教育组成的重要因素。我常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形容这三方面的关系,然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往往是农村学校教育最大的痛。这个三角形的组成,往往是缺“家庭教育”这一角的跛脚图形,倒向一边的残存。

或许学校教育从小就应该为往后家庭教育中能够有个善良、温柔的个体而教,不应该只是为了成绩,吼斥、责骂、怒喝……而应该理解、宽容、体量……如果是充斥着无理的家庭氛围,那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无知、无趣、无奈、无助,最终会导致无情吗?

近期家长会上,特意以尊重孩子、陪伴孩子、关注孩子三方面来面对家长的困惑,反响挺大的。家长会对号入座,以为讲述的便是自己孩子的事例,其实那是普遍存在共性的东西。有促动,便有积极意义。或许对于家长而言,这些看似明了的“真理”,却又往往是最容易被他们所忽略的。

我看到叶辛老师温暖的家庭教育。他的演讲,温情而童趣,那是读书造就的修养,是家给予的温暖。他的教育,温柔而文雅,那是母亲给予教育的延续。温暖,或许是这次聆听后,我获得最大的收获。

同理,学校教育也一样,温暖的学校,就会有温暖的老师,温暖的孩子,更会有温暖的文字……学校教育应该是生命萌芽至茁壮,仿佛沐浴阳光下,懒洋洋的、慢腾腾的不知不觉的成长。因为教育不能急,是慢的艺术。

终了,回到开篇的好奇之问。从叶辛老师的故事与闲谈中,我知道了,对于小说家来说,生活就是小说,哪怕只是一个生活的影子。随手的生活点滴都可以是小说家心中的小说,一笑一促颦,一扭一挥手,一人一蹦狗,一山一飘云,一花一游鱼……都是小说。

2020.11.21石狮书房灯下

(0)

相关推荐

  • 杨耿东老师说教育

    家庭建设亲民工作室 何新民 家庭建设亲民工作室今天推荐浙江杨耿东老师说教育的一席话,希望帮助更多的父母.家长和家人树立科学.正确的育儿观.家庭观,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家庭关系. 温情提示一:您是孩子最 ...

  • 用心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 作者: 转摘: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孩子的人生健康.快乐.好学.能干.顺利.幸福,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养着养着就事与愿违,长着长着就迷失了方向. 说到陪伴,很多父母自然会说:我们有陪啊,基本上没 ...

  • 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朋友上初一的女儿早恋了,惊慌失措地问我到底该怎么办?我告诉她,这个时候的孩子有些青春懵懂太正常了,都不能叫早恋.朋友着急地不行,"都互相称老公老婆了,还到处跟人炫耀呢,唯恐大家不知道呢.&q ...

  • 特殊学生帮扶工作计划

    2011.2 十五里园中心小学 特 殊 学 生 帮 扶 工 作 计 划 班级中的离异家庭的子女.流动人口.留守儿童数量不少,在班级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的调 ...

  • 住校生与家庭链接的感恩教育案例

    连云港市和安中学  苏 倡 今年九月,我的孩子去了和安中学住校,读初中.开学的时候我告诉她:要和同学老师多沟通,多交流,融入环境.一个月以后,我发现她如鱼得水,和大家相处融洽.但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她忽 ...

  • 陈焰 | 真正的教育,是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陈焰老师(完形教育创办人) ‍‍ 高尔基有句名言: "爱护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 然而,会教育孩子,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 然而,目前最大的社会焦虑恰恰是教育. 教育为 ...

  • 蒋多多:以考零分的方式表达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如今她怎样了?

    在我国,高考作为应试教育的重点环节深受人们重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仿佛就是为了高考的数小时.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高考虽然不是决定命运的唯一途径,但确确实实是能改变人生且相对公平的捷径. 不过,还是有许多 ...

  • 春风化雨,滋润学生心田

    何军波 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材的地方.教书育人是作为教师的职责,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在于对后进生的转化.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的实例. 案例背景 ...

  • 早课堂1105 || 杨彭嵛老师新书首发,序言——《大脑里有光的人》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很开心你们能听到这段音频. 深受大家喜爱的杨彭嵛老师结合他多年的实践案例,著成了这本<教育不似你所见>,张飞亮老师为这本书写了序言,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在张飞亮老师眼中,杨彭 ...

  • 靠近你,温暖你——“千名教师访万家”心得体会

    靠近你,温暖你 "千名教师访万家"心得体会 史萌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 蓬勃的夏日,承接着春的生机,抖擞激荡着夏的精神,蕴含着秋的成熟.为了响应市教体局"千名教师访万家&q ...

  • 昨日记||《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看完了

    笔记时间:2019年7月10日 农历:己亥年六月初八 星期:三,休息日 笔记地点:通城县城 作者微信:Yxdniaoer 图片拍自银山广场· 全文4节,约2000字,有删节 01 7点多从沙发上起来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