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经验——教师都有自己的微创新

名校经验——教师都有自己的微创新

学校文化力,激活了教师内在的创新力。河北省正定县第六中学的教师几乎都有自己的微创新成果。

数学教师郭军利针对初三的学生关于动态的数学题目缺少直观感觉这个难点,下载了几何画板一点点摸索,有时为了一个图,一整天时间专心投入学习怎样做,上午、下午各三四个小时,郭军利以具体题目为引领,摸索到了几何画板的门路,把以往积累的动态问题一一做了个遍,然后利用图示给学生分析。

数学教师吴立斌跟踪研究发现,学生原本会做的题做不对,主要是因为审题错误或计算失误。针对这两个问题,吴立斌带领数学教研组有针对性地研发对策。研究出了解决数学问题的“金手指策略”,做题时,学生左手不要离开试卷或草稿纸,用左手的食指或中指指读审题。不仅要审题干,还要审选项、审表格、审图,这样既提高了审题的准确率,又提升了做题的专注度。

数学教师通过集体教研,归纳出的很好解题妙招“一题一检查”。学生做完题以后马上回顾检查,方程问题要把解代入检查,对于整式或分式、二次根式的运算要客观地看一遍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对于大题,尤其是第一问一定要确保正确,因为后面的问题往往会用到第一问的结果。做完第一问要马上检查,确保计算准确……检查的要素是及时、客观、有效。

语文教师封丽娜十多年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探索更快捷有效的方法。接触思维导图的刹那间,封丽娜老师突现灵感:把中考试卷做成思维导图。于是,封丽娜老师把中考试卷分成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其中阅读又分为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名著阅读、记叙文阅读。

英语教师陈玉金借鉴吴立斌的“金手指和一题一检查”策略,结合英语学科进行了微创新:左手指、右手写、嘴巴读、眼睛看、耳朵听、脑子记。久而久之,让学生普遍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它学科教研组在冯世宇的鼓励下,教师们百花齐放、各展才华。“知识网络图”、“创新思维导图”等策略都由教师研发出来,并在教学中得以广泛使用。

班主任赵京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小组捆绑评价机制。每个小组按两优两中两差基本平衡的方式选择分配成员,从平时的成绩、纪律、卫生、作业、听写、小测、大考等各方面进行捆绑评价,根据最后的排名评选优秀小组,进行各种形式的奖励。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斗志,更加关注管理团队、协调组员。

在正定县第六中学校长冯世宇的眼里,教育再也不是狭义的概念,而是涵盖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校长的责任和使命,正是带领师生以学校教育为核心,辐射家庭教育,带动社区教育,办一所面向未来的“大教育”学校。全方位、全时空、网格化、全覆盖、全流程地搭建课程体系,使学生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