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多元思考—《小蝙蝠德林》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105号让孩子学会多元思考—《小蝙蝠德林》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尊敬的读者朋友,您看到的是一个深度解读的经典绘本公众号,你可以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为方便交流,请加微信号:aa052631 附言:经典绘本导读一、内容简介这本书中的小蝙蝠德林,是一只善良的蝙蝠、一只温情的蝙蝠,也是一只不守常规的蝙蝠别的同伴都是倒挂,只有他是正立的。可是,在大家都倒立的蝙蝠世界里,他的正立反像是“倒立”了。所以,在读这本图画书时,画面常让我们产生疑惑:究竟哪是正哪是反啊?怎么树梢的月亮反而在脚下呢?怎么草丛和蝴蝶反而在头顶呢?一切都反了,这是一本正着、倒着都能看的图画书哦!二、绘本信息书名:小蝙蝠德林文图:安缇·耶达姆译者:刘海颖出版社:湖北美术版适读年龄:4-6岁三、绘本导读【封面】

解析:这是一本可以正看,也可倒看的奇特绘本,封面就展示了这一点。正看,蓝色的夜空背景下,蝙蝠夫妇各拉着一只手把个小蝙蝠甩了个底朝天;倒过来,则看到一只小蝙蝠手牵着两只头向下的大蝙蝠。那两只树枝更起到正反颠倒的作用。小蝙蝠的头顶一正一反两个带感叹号的“倒了”也一上一下,这本书初看有点晕,细看发现这本书很有趣。《小蝙蝠德林》这本绘本,不光是给孩子看的书,至少大人从中的收益或感受要远远深于孩子。鼓励孩子逆向思考、多元思考,培养孩子求异的思维和择善而从的能力,让孩子们大胆“倒立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前后环衬】

解析:蝴蝶页彩霞满天,满页都是大小不同的蝙蝠上下飞舞,细看排列还是有规律的。【扉页】

解析:蝙蝠这种动物,平时很难引起我们的好感,它面相丑陋,在阴暗的洞穴里飞,还常和“吸血鬼”联系在一起。但书中的小德林的倒立和清新的画面改变了我心中的印记。蝙蝠是喜欢倒挂着在树上的,只有小德林跟别人不一样喜欢正立着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习惯,都是可以接受的。虽然现实生活中的蝙蝠是有点黑黑的感觉,但是绘本中的蝙蝠让孩子们感觉还是很可爱的,真的可以说孩子的世界就是童话的世界啊!【第1画面】

原文:大家都知道,蝙蝠们不飞翔的时候,都喜欢脑袋朝下挂着。可是,只有一只小蝙蝠不这样呢。他就是德林。解析:小蝙蝠德林从一出生就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一面——不论何时,德林都是头向上站立,而不是头朝下倒立。把画面倒过来就还原了小德林的姿态,你不觉得电线杆和鸟是倒立的。而在蝙蝠的世界里,他的站立就成了独一无二的“倒立”。这个故事一定要结合图来看,书的每一页都是可以、并且需要正反两方面看的。你看,电线应该在上边,小鸟应该是站在电线上,电线杆倒过来,蜗牛是向上爬的。这样,才正好合了文意—只有小蝙蝠德林正着站在电线上的。看来这是一本要倒过来看的图画书了,更有点与众不同。【第2画面】

原文:小德林是世界上最与众不同的蝙蝠宝宝——因为,和别的蝙蝠相比他总是倒立着的!解析:第一页对小德林开始出场的任务交代,小蝙蝠德林的与众不同是从还在蝙蝠妈妈襁褓中的时候,它也是倒立着的。通过读讲文字,可以引导孩子去找哪个是可爱的小德林。三个家庭的孩子只有小德林是另类,与爸爸妈妈们不同倒着生活是常态。图中不正是这样。可别被误导此页是颠倒的画面,不觉得大树头朝下吗?只是按照父母的观点小德林是倒立的了。小德林是世界上最与众不同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带,给父母出了一个大难题,是顺应小德林还是扳过来,这就看父母的智慧了!这才是本绘本的核心议题。蝙蝠除了飞翔,大部分休息的时间都是倒吊着的,因此在他们的世界里:正与反没有那么的明朗。一只名叫德林的小蝙蝠在蝙蝠的家族里是最特别的,因为它不像其他的蝙蝠一样是倒吊着的,而是和其他的动物一样,站立着生活。所以,蝙蝠们都觉得它很特别。都不能理解它为什么每天都“倒立”着生活。【第3画面】

原文:小德林的爸妈多希望他有一天变得不再倒立。但是小德林长啊长啊,却一点没变。小德林觉得自己没什么不对劲。不过,有时候他也想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倒立。有一天,他把这个问题告诉了大家。解析:在父母或绝大多数的眼中小德林是倒立的,所以,本书也以父母的意志把蝙蝠颠倒的状态说成是正立的正常状态了,而把小德林看做是倒立的了。这就是说不管谁对谁错,父母的意志就是对的,体现了强者的逻辑。为此,小德林的爸爸妈妈为此感到困惑。和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一样,小德林的父母也想从书中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答案,看小德林爸爸腋下夹的那本书就能看出—《我的孩子不一样怎么办》。就如同孩子天生是左撇子,父母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扳过来,那么天生的就是错的吗?只是不合乎主流而已。小德林觉得没有什么不对劲儿,可是他也想弄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倒立。整页的绘画背景之下,那空中的蝴蝶,那树叶上的瓢虫羽翼逼真,正是摄影剪切粘贴上去的。【第4画面】

原文:艾玛说:“我知道你为什么要倒立,那是因为每次维丽把球丢到我们头顶上的草地时,你可以很快把它找回来。”解析:小时候,我们可能都玩过倒立,睁开眼睛,发现世界颠倒过来了:大地在头顶,天空在脚下,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也有一种惊异的全新体验。艾玛应该是围裙上印有文字的那位老奶奶了,穿红裤头就是维丽了,那个画画的女孩叫什么呢?大家都在琢磨小德林倒立的原因,艾玛道出了原因之一:当维丽把球扔到众蝙蝠“头顶上”的草丛里时,德林总能很快找到球。小德林的“倒立”也给他们带来不少好处。看到了倒立的好处,这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认同这个另类。为什么呢!倒立看的清楚啊!【第5画面】

原文:维丽和洛特对小德林说:“也许是,你总想在放风筝比赛的时候拿第一,所以你就倒立啦!”解析:小德林和维丽被确定后,洛特显然就是梳着长辫子的女孩了。倒立原因之二是:在放风筝比赛中,小德林总能得到第一名。这本书的色彩并不鲜艳,图画形象也并不可爱,故事情节似乎也太过平淡,更重要的是书上的一切都是“倒”着的,让我这个大人觉得很是别扭。德林是一只蝙蝠家族里的“小怪胎”,因为他是“倒”着生活的。整本书是以蝙蝠的视角来画的,这在我们人类看来无疑是别扭的,因为它与我们相反,可是这偏偏又是蝙蝠眼中的“正”。【第6画面】

原文:乌鸦太太从来没想过小德林为什么要倒立,它觉得这很正常。每当乌鸦太太晚上飞出窝的时候,小德林就给小乌鸦当保姆,他和别的小蝙蝠一样有工作了。“你干得真棒!”乌鸦太太夸奖小德林,“你把我的宝宝照顾得这么好,谁都比不上你能干喔!”解析:倒立原因之三是:在替乌鸦太太照顾小乌鸦时,只有小德林能够轻而易举地喂饱小家伙们,用乌鸦太太的话说就是“谁都比不上你能干”。让小朋友看图回答这是为什么呢?猫在做什么呢!【第7画面】

原文:小德林的奶奶觉得,小德林一定会成为玩“悠悠球”的高手。因为奶奶练了一辈子悠悠球,到现在都没练好呢。小德林都不一样了,他总能把悠悠球玩得溜溜转。解析:倒立原因之四:玩了一辈子悠悠球依然纠缠不清的奶奶更是看好德林,因为小德林的悠悠球玩得好极了。这无形之中大家都逐渐认可了小德林的行为。【第8画面】

原文:一天,瓦尔德马尔叔叔来到了小德林家。瓦尔德马尔叔叔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见过许多大世面。他告诉小德林,世界上还有很多倒立着的东西,他们和小德林一样。“你看啊,小伙子!”他指着远处说,“这些,还有这些,他们都是倒立的!不过,你要记住,他们有的很危险喔!”解析:有一天,见过大世面的叔叔回来告诉德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像他一样“倒立”的人,并远远地指给他看——人类、猫、植物。在他的眼中这些有潜在的危险。他“倒立”如此与众不同,他周围的人却没有觉得这是“错误”,大家只是觉得这很特别;伙伴们、瓦尔德马尔叔叔、奶奶等都从友善的角度去帮他发现“倒立”的理由。【第9画面】

原文:比如,饿着肚子的狐狸,就特别喜欢吃老鼠,也很喜欢吃小蝙蝠喔。他经常在大清早偷偷袭击那些倒挂在树上睡觉的蝙蝠。解析:倒立原因之五是小德林可以避免灾祸,狐狸善于偷袭,可小德林倒立的形态却非常容易发现它。【第10画面】

原文:还算走运,狐狸一直都没发现蝙蝠们居住的山洞。因为小德林最喜欢躺在洞口睡觉。“那也许不是蝙蝠吧?”狐狸看见躺着睡觉的小德林就想,“蝙蝠应该是倒立着的才对要!”然后,他就垂头丧气地走了。果果这时候,睡梦中的蝙蝠们小声议论起来:“你们知道德林为什么要倒立吗?”果果“我知道啦,因为这样他能更清楚地看到我们!”维丽说。果果“还可以保护我们不被狐狸伤害!”洛特迷迷糊糊地嘟哝着说。解析:如果说德林的“倒立”偶尔给他带来上面那些小收获,那么接下来,德林的“倒立”甚至挽救了整个家族免遭狐狸的侵袭。狐狸总是趁蝙蝠们睡觉之际偷袭他们,幸好它没有找到蝙蝠洞,要不对整个族群来说将是灭顶之灾,而“倒立”的德林总是能够及时发现狐狸。当德林躺在蝙蝠洞口睡觉时,狐狸打死也不肯相信这是一只小蝙蝠,而那个洞口就是蝙蝠洞的入口。于是,整个族群和灭顶之灾擦肩而过。当我们把“福”贴“倒”的时候,我们说,福“到”了。这个倒立的小蝙蝠,让我们看到了“倒”带来的“福”。书中具体讲到了哪几种倒立的好处呢:好处有蝙蝠宝宝们把球弄到地上,德林就可以把球捡回来;放风筝比赛的时候,就可以拿第一,因为对我们而言,小蝙蝠德林是正着的,而且德林帮乌鸦妈妈喂宝宝的时候,就会干的非常好,因为德林是正着的,而且玩悠悠球的时候,也比它奶奶玩得好,因为它对我们而言,是正着的。还有,在冬天的时候,蝙蝠居住的山洞一直没有被狐狸发现,因为小德林喜欢躺在洞口,狐狸觉得蝙蝠应该是倒立着的,这可能不是蝙蝠吧,然后就走掉了。【第11画面】

原文:到了晚上,蝙蝠们都飞到了田野上空。他们忙着捕捉飞虫和蝴蝶时,都会忘了哪是“上”,哪是“下”,谁正立,谁倒立。这时,所有蝙蝠都想着一件是:快把肚子填得饱饱的呀!解析:傍晚,当蝙蝠们纷纷出动寻找食物时,有谁还顾得上什么“倒立”的问题,快把肚子填饱才是真理。和生存的压力比起来,行为习惯此刻显得那么无足轻重。哪是小德林呢!正在和维丽、洛特一起追捕蝴蝶呢!在为了生计而工作时姿态是无足轻重的了,把肚子填得饱饱才是硬道理。更何况倒立还有那么多好处呢!作者把蝙蝠所住的环境描绘得美轮美奂,月光下的大树枝头开满白色花朵,月亮黄黄挂在天上,他们又到了另一棵长着片片大绿叶的树上,林间飞着美丽的蜻蜓,叶子上爬着可爱的小蚂蚁,电线杆上还有前行的小蜗牛,这些无一不向小读者诠释着大自然夜间的独特风味。【第12画面】

原文:天亮了,蝙蝠们都累坏了。小德林也很累了。睡觉的时候,妈妈把一个深深的“晚安吻”印在了他的小屁股上。果果“你是最棒的,我的小宝贝!”妈妈幸福地对小德林说。解析:一天下来,德林的妈妈深情地给小德林送上“晚安吻”,尽管这个吻亲在了小德林的屁股上,还是因为他的“倒立”,但妈妈还是骄傲地对德林说:“你是最棒的,我的小宝贝儿!”德林的妈妈是伟大的,她也为自己孩子的“独特”之处不解、不安、四处寻找答案,也试图改变,但最终,她还是接受了德林的“独特性”,并引以为豪地深爱她的宝贝儿。我们真应该向小德林的妈妈学习,多少人因为孩子的“倒立”而苦恼,多少人想尽办法要改变孩子的“倒立”。对峙中,孩子的天分被扼杀,亲子关系遭到破坏。到头来,即便妈妈胜利了、心安了,孩子却可能变成了一个没有特点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预期的成长轨迹成长,我们是坚持自我主导,把他们生拉回我们制定的成长轨道,还是顺其自然,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并且接受他们的独特性,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成长轨迹成长。每个父母都会或多或少地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德林的妈妈就是我们的榜样。【封底】

解析:《小蝙蝠德林》是一本好欢乐的书,正着看可以,反着看亦可,画面非常清晰,正常以人类和大多数蝙蝠的视觉来看这个世界,然后他把书旋转180度,欣赏小蝙蝠德林眼中的世界,很特别的一本书。在这个故事里,昼伏夜出的蝙蝠孩子们很难看清楚,通过这本书孩子认识了解蝙蝠。我们还教会了孩子正和反的概念,其实这故事还有一层含义的,就是鼓励孩子,做事情都有很多方法的。这些道理也许孩子未必能明白,不过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这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面对这本另类的绘本,阅读的时候,是否觉得无从下手呢!应该怎么读呢?可以先正着读一遍,再倒着读一遍。也可以每一页都先正后反,逐页读。就看你家亲子阅读的喜好了。这本书是可以倒着看的图画书,因为我们的世界和蝙蝠的世界是对立的,所以德林在我们看来并非倒立。倒着看这本书,才是我们正常人的视觉。这是一本儿童哲学启蒙图画书,让孩子学会多元思考,首先是成人要学会多元思考,否则我们不能接受像德林、玫瑰这样的“异类”。这本书关键是传递着一种精神:勇敢的做自己。与平时的书有点小不同,它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事物。人间万物,只要你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会有所不同。给孩子读读这本书吧,没有那么多功利是非心的孩子一定会喜欢。四、作者信息安提耶·达姆(Antje Damm)德国著名绘本作家,德国绘本大奖得主。善用奇特的视角,和孩子的方式看待世界,在他笔下,最寻常的事物也能展现出非同寻常的一面,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并激发他们对世界的想象。目前居住在德国纽伦堡。她是一名建筑师,但更喜欢创作故事,目前已经出版了很多图画书,包括《你看到鬼了吗?》《海盗的假期》等。刘海颖,媒体从业者、德语童书译者。翻译代表作品主要有《绿色小家伙》《桥》《万娅和野兽》《会说晚安的故事》《松鼠先生和第一场雪》《兔子先生的麻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