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潮 | 家燕南飞

(0)

相关推荐

  • 燕子的体重是多少克

    燕子属鸟纲雀形目燕科,燕科鸟类广泛分布于除两极地区以外的世界各地,共有大约17属.78种,我国共有4属.10种,如沙燕.岩燕.毛脚燕.金丝燕等.但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莫过于家燕和金腰燕.家燕身长17厘 ...

  • 吕礼民‖春燕,在飞翔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樱花吐蕾,柳枝放青.暖暖的阳光,惠风和畅,春光明媚的大千世界,少了莺歌燕舞,静等春燕归来.燕子,春天的使者.春燕,基本上分家燕和岩燕两大类.以头部胸围羽翼肤色区分,誉称的有好几个名 ...

  • 北方燕窝记

    北方燕窝记 文/晨曦 时值上海的春季,头顶的上空时有燕子轻捷掠过.有时我在这样思索,甚至是在寻觅燕子的归宿,它们今天的家究竟在何方?这也使我忆起北方的家燕,脑海中清晰的浮现出儿时家中屋顶梁上的燕窝. ...

  • “春的使者”小燕子,你了解多少?

    这是多么熟悉的儿歌啊!正如歌词里唱的"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小燕子 告诉你 今年这里更美丽 我们盖起了大工厂 装上了新机器 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长期住在 ...

  • 家燕没有回来,就如同一个家人在远方

    <家燕> 家燕没有回来,就如同一个家人在远方 尚未离开时,我便想象,它归来的样子 入春 或者更早的时候 甚至是燕子尚未南飞时 我便开始想象 它归来的样子 . 屋檐下的旧窝 已经用了三年了吧 ...

  • 第67篇: 与燕子的缘(三)

         今天给孩子讲述了我认识的燕子一家.孩子问起我关于燕子的问题.      我所讲的都是关于家燕.之所以称之为家燕,是因为它们喜欢接近人类,喜欢在农家屋檐下或堂屋营巢做窝,生儿育女,像极了家里的 ...

  • 春早家燕育雏忙

    春早家燕育雏忙

  • 高秀军:诗歌《笔友》《春的礼赞》《牧歌》

    文/高秀军  图/源自网络 高秀军诗歌三首 笔友(一) 远方 一句真诚的问候 温暖着心房 天各一方 心相通语相连 真诚的友谊似蜜甜 摆脱金钱的干扰 抛开世俗的眼光 笔友 信任中拥有力量 不管山高路远 ...

  • 王育潮||《筑在文字上的家——写给思归客》

    欢迎加入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投稿微信czj690430 不想别人否定,自己就要更加努力.     筑在文字上的家     作者:王育潮 因诗际会,<思归客>为文学搭建起一座奋斗登攀之喜马拉 ...

  • 王育潮 | 瞎 牛

    瞎  牛 文|王育潮 老屋扒掉之前,母亲说等一下,去把牛屋的东西收拾一下.我知道母亲说的是我家牛梭头,正悬挂在牛屋的土墙上. 那只牛梭头已经闲置十几年了,是父亲当时配给我家"瞎牛" ...

  • 王育潮 | 南阳的水: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南阳的水: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文|王育潮 在寄情山水的李白眼里,南阳是个好地方. 李白奉诏由湖北安陆赴长安任职,途经河南南阳时作了一首<南都行>,开篇第一句他就写"南都信佳 ...

  • 杂文荟 | 王育潮: 谈李宝玉的与世无争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谈李宝玉的与世无争 文|王育潮 画家李宝玉老师已经67岁高龄,是位道骨仙风的高人.他崇尚与世无争,整天以画会友,各地游走,洒脱自然.正所谓:我言江湖事无常,何需争芒,古尘 ...

  • 杂文荟 | 王育潮:谈驿北传媒和宛南传媒的博弈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谈驿北传媒和宛南传媒的博弈 文|王育潮 我叫淯水观潮,是一位帅气洒脱的阳光男孩.在这个星球上我拥有驿北传媒和宛南传媒两家传媒公司,但是两家公司没有任何财务关联. 驿北传媒 ...

  • 散文界 | 王育潮 | 鹰击长空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鹰击 长空 文|王育潮 01 我所工作单位就坐落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带,办公楼对面是这座城市唯一的动物园.动物园内河环绕的河畔矗立着一座直径近百米的铁笼,叫做"百 ...

  • 王育潮 | 比短还长,比长还短 ——王静《人生如戏》漫谈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比短还长,比长还短 --王静<人生如戏>漫谈 文|王育潮 王静有讲故事的天赋,这从她的短篇<人生如戏>可以窥见一斑,短小说一般都在2000字左右, ...

  • 王育潮 | ​摘颗星给你

    摘颗星给你 文|王育潮 "我想摘两颗星给你,放在你眺望我的眼里,于是黑夜里你可以整夜看我,如何地想你--"这是邰正宵的歌曲<找一个字代替>中的歌词. 当初这首歌火起来的 ...

  • 王育潮 | 卧龙岗下的凭吊

    卧龙岗下的凭吊 文|王育潮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今秋愈悲凉! 诸葛先师,今天是农历8月28日--您的祭日,我一路跌跌撞撞从城东来到城西,穿过满城萦绕的桂花香,穿过纵横1800多年的历史长河,来到这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