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潮 | 南阳的水: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南阳的水: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文|王育潮

在寄情山水的李白眼里,南阳是个好地方。
李白奉诏由湖北安陆赴长安任职,途经河南南阳时作了一首《南都行》,开篇第一句他就写“南都信佳丽”。有人解释为美女,但结合其后的句子所提到的武阙山,恐怕这里说成美女,有些牵强,前后不连贯。更何况,此诗后半部分又有“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之说,那才是毫无疑问地直指美人,没有必要分几处赘述“美人”,所以我姑且妄断,“南都信佳丽”,就是直言不讳自己对南都的喜爱,认为南都是名不虚传的好地方,这是对南都的整体感觉。
南都,当然就是指南阳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名号,据说,东汉刘秀从南阳起兵,后得了天下,定都洛阳,但总觉家乡难舍,把南阳定为陪都,即南都。原来在一代枭雄的心中,也有着难舍之乡情。
水是城市的眼睛,滋养着城市的灵秀。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淯水吟》中有这样一句:“明日淯水头,遗韵埋香魂。”淯河,是南阳护城河,据说是当年曹操被张绣偷袭,就是从护城河上的魏公桥上逃跑的。《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即是此处,今南阳的"魏公桥"就是以曹操命名。

而被称作南阳母亲河的白河,作为南阳的眼睛,更是深深的镶入南阳人的生活。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廛环。”白河富有灵气,只有充满智慧的人才有资格与它相依为伴,这个配得起“白水”之灵秀的“真人”就是汉光武帝。“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可见当时的南阳已是店铺如春笋林立,商业兴旺繁荣,人潮熙熙攘攘。而有一条河流环绕逶迤且秀丽灵动,才是这个都市的魂。
白河简称淯,发源于河南省南召县境内,流经南召县、南阳市区(古宛城)、新野县、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在襄州区与唐河交汇,称唐白河,唐白河在襄阳市襄州区张湾镇汇入汉江。现在,流经南阳市卧龙区和宛城区段已被开发为"白河湿地公园"。
白河,常年有水,流域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在南阳市区内流经河段总长32公里,自东北向西南,自成半环形穿市而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养育了南阳一代又一代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白河游览区,已建成了三座橡胶坝,那两坝拦流水、荒滩出平湖、两岸飞彩虹的迷人景象令多少游人竞折腰。一望无际的水域,清澈见底的清波,形成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这让南阳“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更富有含金量。恰如李白另一首诗中所说:“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0世纪90年代在白河上建桥一座,取名“淯阳桥”。那淯阳桥,可谓南阳的一条玉带,束出了南阳婀娜多姿的风采,现在再建的呼声越来也大。白河上的桥梁,一座又一座,南阳大桥,卧龙大桥,时代在不同的时期,赋予它们不同的历史责任,它们一直深知“位高则任重”的道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从来没有怠慢过须臾片刻。
好在,桥一再变迁,而滋养我们的这条河流从未改变,它从我们生命的河床里流过,有时那么湍急,有时那么缓慢,有时激情澎湃,有时深情脉脉,它的涟漪和浪花轻轻撩拨着我们的心弦,与我们息息相关。它如一双善睐的明眸,用那多情的目光,久久地凝望着我们……
( 图片为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