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李恩虎丨散文/穿越时空的友情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李恩虎:夏县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运城市作协理事,夏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曾经在《山西日报》《运城日报》《黄河晨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若干。

穿越时空的友情

李恩虎

芳邻陈淑英大嫂今年63岁了,除了额头上多几道皱纹,那精气神绝不输于年轻人,走路一阵风,说话像打机关枪,出门突突突骑个摩托车,风风火火快人快语。

时光回溯到1968年,陈嫂还在娘家西晋村,由于泼辣能干,14岁时便担任妇女队长,还兼职民兵排长,带领生产队妇女们战天斗地,有时还肩扛步枪放哨站岗。那年12月20日,30个北京知青千里迢迢前来西晋村插队,当时叫“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中有个叫陈淑玲的女生分到陈嫂队里,机缘巧合,她们名字竟然仅差一个字。陈淑玲初来乍到,人地两生,身子骨又弱,所有农活得从头学起,陈嫂就手把手地教她,分配农活时,还适当给予些关照,有时还带她去自家吃饭,改善一下伙食,陈嫂平素称陈淑玲为“陈姐”,但倒像个小姐姐一样护着她。

1973年,陈淑玲通过招工远去江西上饶一工厂上班,此时已经出嫁的陈嫂帮她处理后续事宜,两次开好相关证明寄过去,她才顺利落户就业。此后数十年,因为种种原因,彼此失去了联系,但在内心都还惦记着对方。

前年仲秋,已经65岁的陈淑玲夫妇,千里驱车,从京城返回西晋村,在当年劳动过的坡岭上四处转悠,在曾经栖身过的窑洞前久久徘徊,故地重游,不胜感慨。陈嫂听说她回来了,脚踩摩托车,一眨眼工夫就出现在陈姐面前,阔别40多年了,她们竟然一下子认出对方,惊喜交加,紧紧拥抱,执手相看泪眼,恍如隔世,百感交集。想当年,风华正茂,青春靓丽,而今已年愈花甲,两鬓斑白。陈姐拎着大包小包的北京特产,到陈嫂家吃了一顿地道的农家饭,但因要事缠身不便久留,不到半天就匆匆话别。

前些日子,陈姐夫妇又风尘仆仆来了,呆了整整五天,每天开着轿车,拉着陈嫂两口子逛游,吃住在闻喜县城,期间还去壶口瀑布一日游,是夜下榻于景区宾馆。姐妹俩朝夕相处,叙旧话新,一块回顾那个特殊年代里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倍感亲切。陈姐竟还能用本地方言相互交流。临别时,陈姐悄悄给陈嫂上了200元手机话费,还硬塞给她1000元零花钱,最后还郑重表态:明年来时一定帮陈嫂按装个太阳能热水器。

那几天,是陈嫂一生中最开心的日子,她万没想到,当年只是对远道而来的陈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么多年过去了,陈姐仍念念不忘,事后好多天她激动不已,夜不能寐,有时还一个人悄悄地抹眼泪,也许真应了那句古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好一个有情有义的陈姐啊。

陈姐夫妇在返京途中,发来短信致谢:“这次去你家,并一起出游,特别快乐,非常幸福,愿我们常来常往,友谊之树长青,欢迎你们随时来北京做客”。

陈嫂如此回复:五天轰动两个村,姐姐美名到处传。人人夸我好福气,前世修来这份缘。只盼来年端午节,姐妹二人早会面。

前几天,我特意回乡把陈嫂请到我家,聆听她讲述与陈姐的故事,意犹未尽,第二天,我又去西晋村走一趟,寻访当年那些追梦少年,那些稚气未脱的北京娃遗留下的足迹。然而时过境迁,1970年专为他们修建的知青大院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美观的西晋小学。我还拜访了几个当年与知青来往密切的村民,他们大都年届古稀,垂垂老矣,但回忆起与知青结下的深情厚谊,他们仍记忆犹新如同昨日。

当年淳朴善良的乡亲们,对这些16、7岁的北京娃关爱有加,亲手教他们下地干活,请他们到家里吃家常饭,还会主动送去一些好吃食,最令人感动的是这样几件事:

有一回几个知青撒了些耗子药,不料把对门刘木匠家的10多个鸡雏给毒死了,知青们上门道歉主动赔偿,但刘木匠两口子坚辞不受,那时10多个小鸡可值五六块钱呢,对农民来讲不是个小数目,一只大公鸡才值一块钱呢。

有一个叫秦喜的生产队保管对知青很好,关照多多,他曾这样告诫过大家:可不要小瞧这些北京娃,他们好比古戏文中的落难公子,迟早会有出头之日的。一个普通农民在当时便有如此远见,委实令人叹服。

有一个叫郇中建的知青,当年是最后一个离开西晋村的,但他后来者居上,笑到了最后。在别人彷徨迷茫的时候,他却刻苦自学,默默充电,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时刻有准备的人,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他一个初中毕业生却一举考取北大哲学系。2012年他为十年插队生涯写了一本书,名为《五味青春》,赠送给西晋村乡亲们存念,大家伙争相传阅,先睹为快,在新一代乡民心目中,郇中建无疑已经成为了励志典范,学习楷模。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乡亲们的体贴关照也换来了知青们的特殊回报。彼时物质匮乏,知青们回家探亲,往往会给他们捎回来一些紧俏物品。近些年,陆续有村民去京城游玩,均受到知青们的盛情款待,也时有知青结伴回到“第二故乡”,寻觅乡愁,追怀往昔,重温友情,比如陈姐与陈嫂的传奇般的姐妹情缘。流年似水,世事嬗变,但岁月积淀下来的友谊却如陈年老酒,历久弥新,铭心刻骨。

人间自有真情在。人生最珍贵的也许就是这份穿越时空的友情,经过时光老人检验过的真情。时隔40年之久,京城距此数千里之遥, 但是感情的纽带却能穿越一切时空阻隔,把俩颗心紧紧连在一起,那份在纷扰尘世中提炼出来的真情,已经融化在血脉中,珍藏在内心深处了。

我想:无论在什么年代,何种背景之下,你只要付出了真心,就可以换来真心,付出了真情,就能换来实意。人人帮我我帮人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请不要犹豫施以援手吧,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你不仅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而且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作家新干线】推广团队: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