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如何进行人生逆袭吗?刻意练习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刻意练习》这本书看完让我明白:很多技能不是我们学不会,只是没有花时间尝试而已。
4岁就会弹奏小提琴,童年时代写出多部名曲,只用一根弦也能弹完一首曲子,
瞬间记住几百个随机数字,开平方比计算器还快,一秒内说出某个日子是周几,
入行1年就获得世界跳高冠军,同时和26人下 盲棋,14岁即成为世界象棋大师
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
“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
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我们学习一项技能,练习一项技能,只是想要学会,再多一点追求就是熟练而已,并非想要变成精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学习开车,并不是说要当个专业的驾驶员,只是想要发动起车子,然后能在路上开就行了,管它开慢还是开快,至少能开起来,能够开到要去的目的地就行了。
那么,我们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到底该如何练习呢?如何能够用最快的速度上手呢?答案只有一个:刻意练习。简单来讲就是有目的的练习。
到底该如何刻意训练呢?只需要4个步骤就好。
步骤一:跨越舒适区
很多人训练了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为什么没有任何效果,甚至还有可能被反超呢?练习跟时间确实有关,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你的训练难度。你每天都在自己舒适圈里练习,这跟你每天练习1+1=2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你每一个阶段练习都要符合i+1原则(i代表你当前的水平)。你练习的时候要比当前的水平高一个阶段,只有这样你即不会感觉太简单,也不会感觉太难,因为你可有能力去达到。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步骤二:对新技能做出拆解,制定有目的练习计划
在开始练习之前,你首先要知道这项技能是有哪几个部分组成,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才行。
最简单就是找标杆,找到这个行业或者这个领域的牛人,你通过观察或者请教他,让牛人告诉你该怎么做才行。
通过标杆的方式制定练习计划,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不需要自己花时间去琢磨,去改进。因为你已经有一个正确地指向标了,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有目的的练习即可。
步骤三:摒弃一切杂念,专注当下
有目标只能让你少有一些弯路。关键还是自己,投入多少精力和注意力在这项技能身上。你不需要每天24小时都在练习这项新的技能,这不可能而且也无法实现。你只需要每天花费2-3个小时去刻意练习这项技能,并且确保自己是100%的投入进去,没有任何的杂念。
当你下定决心做这件事时,你要即刻上手,排出一切干扰(比如玩手机,找大量的资料)。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你一直都在准备,一直都在等待,慢慢的热情没了,动力没了,最后不了了之。
你只有尽快上手,你才会知道这件事情可不可以做,到底难不难,到底要不要坚持。
步骤四:要有反馈信息并且及时纠正
运动员每天训练,有秒表作为反馈信息。它提醒运动员:“你的训练有效果么?”为什么要用秒表?可不可不用啊?不可以。不用秒表,运动员没有紧迫感,没有进取心;而教练也无法根据每次成绩找出问题的关键,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同样,你在练习一项技能时,除了不断地练习还需要有反馈信息。大脑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随着学习,大脑内部的结构和神经元会随着改变。伦敦的出租车司机,想要取得开出租车的资格,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要能够对伦敦的道路、建筑物非常熟悉,伦敦有大约2.5万条街道,基本上要每一条街道都熟记于心,才能通过出租车司机资格考试。研究发现,通过资格考试的出租车司机,和参加训练之前比,负责地图部分的海马体明显变大了,说明大脑为了适应人的学习,结构发生了变化。就像人的肌肉,随着训练肌肉会变得越来越发达一样,大脑也会随着训练,而变得更加发达。
刻意练习要确保3个F:
Focus专注 注意力高度集中
Feedback反馈 能够看得见自己的训练成果
Fix it 纠正 根据反馈信息对症下药,找到问题所在。
这本书在亚马逊网站上好评连连,而在豆瓣上,更是获得了来自近1500位读者打出的8.2分的高分。尽管由于译本的关系,行文方式有别,个别地方冗长,但对于新年想提高学习力的你还是可以认真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