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学中药:白茅根
相关推荐
-
白茅根,用于外邪损伤脉络,迫血妄行,或久病或热病导致之血证。
白茅根首载于<本经>,别名丝茅草,坚草根.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之干燥根茎.茅草处处由田野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谓之茅针.白茅色白味甘,上刚下柔,根多津汁. 先贤张锡纯氏曰,白茅根中空有 ...
-
白茅根的妙用
白茅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各地均有分布.春季苗刚出土或秋季苗枯采挖,洗净,生嚼汁液甘甜,入口生津,可鲜用入药,晒干切段可疗疾. 祖国医学认为,白茅根味甘.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入心 ...
-
中药配方颗粒药品——白茅根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来源:白茅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肺.胃.膀胱经. 功效:凉血止血, ...
-
《本草精荟》:清热利尿:白茅根的功效与应用
白茅根又叫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因其叶边缘锋利,像古代兵器的矛,而其根色白中空有节,故此得名.全国各地均有产出,采挖后洗净鲜用,或晒干切段生用. 一.白茅根的功效: 白茅根味甘,寒.归肺.胃.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解毒药:6.青黛
李时珍曰:殿,石殿也,其滓澄殿在下也.也称淀,俗作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淀漫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呈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其搅起浮沫,拧出阴干,谓之靛花,即青黛. 历史上曾经传说着这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解毒药:5.板蓝根
东海龙王和南海龙王在从天宫返回龙宫的路上,看见人间尸首遍野,又惊又疑.经打听,原来是瘟疫流行造成的.如果不控制,还会蔓延到海里去.两位龙王急了,连忙商量对策. 南海龙王有一儿子叫青金龙.他听说要到人间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解毒药:4.大青叶
相传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太宗李世民刚刚平定天下,但是残兵流匪仍流窜乡里,祸害百姓,百姓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此时,中原地区发生了瘟疫,死人无数.官府派官员前往疫区监督疫情的控制,但是由于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解毒药:3.穿心莲
相传达摩祖师跋山涉水从印度来到中国弘扬佛法,遍历我国的大江南北.一日,达摩祖师及其弟子游历到我国的广东岭南地区时,路遇一老农倒在路边痛苦呻吟,奄奄一息.便上前询问到:"老乡,你这是怎么了?&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解毒药:2.连翘
很久以前,摩天岭的山岙里住着大牛和莲巧这对相依为命的兄妹.有一天,莲巧去山上给哥哥送饭,走到一个山坡上,忽然看到一条大蟒蛇缠住一个孩子.她一个箭步冲上去,搬起一块石头,用力不停地向蟒蛇砸去.蟒蛇疼痛难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燥湿药:7.白鲜皮
在长白山一带,有一个叫"拔毒牛"的传奇故事:传说很早很早以前,从长白山流下一条弯弯曲曲长有几百里的河,河的下游有个河弯子,这里有八个用木头垒起来的木屋,住着八户人家.有种地的,有打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燥湿药:4.龙胆草
相传,大洋山曾村有个穷孩子叫曾童,长年替财主放牛过日子.一天,曾童牵牛上山,见山坪的水塘中有个美女在洗澡,就躲在柴丛里张望.一会儿,那美女洗完澡,走上岸来,忽然变成一条大蛇,盘在塘边呼呼睡去,口里还吐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燥湿药:3.黄柏
从前,长安有个富商,叫王善夫,小便不通,成中满(饮食停滞所致的脘腹胀满病)以后,大腹便便,坚硬如石,壅塞之极,腿脚肿胀,破裂出黄水,双睛凸出,吃不下,睡不得,苦不堪言.求李东垣治,李东垣询问了病因和其 ...
-
听故事学中药:核桃仁
有一年,卢氏发生了瘟疫,神医扁鹊带着弟子到玉皇山采药,灵芝.天麻.枣皮.金银花都采到了,独独少了最主要的一味药--核桃.到哪儿找核桃呢?弟子子阳建议:进瓮潭沟,向住在瓮城瀑布上面瑶池旁边的西王母讨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