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100:人总要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相关推荐
-
论语连载(291)《先进篇》第24章,“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zn)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 ...
-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门十哲
在介绍孔子的弟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古人的称呼. 秦朝之前,有身份的人,都有姓.氏.名.字.姓为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氏为由姓派生出来分支的称号:名是出生时父母取的称呼:字是在成年以后自己取的别 ...
-
论语:孟武伯问子路仁乎(5-8)
孔子认为,仁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孔子对冉雍就表示"不知其仁",对子路.冉求.公西华同样也是"不知其仁也",只是具有某些方面的才干. 孟武伯问: ...
-
且学夫子为人师——《论语》悟读【269】
业师易得,人师难求. <论语>第十一篇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冉氏,名求,字子有)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一——因材施教
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一--因材施教 孔子办学,"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不仅弟子众多,来自四面八方,而且五花八门,参差不齐.面对如此复杂的状况,怎样施教?孔子以其高 ...
-
素说《论语》:先进篇(二十三)
素说《论语》:先进篇(二十三)
-
再读《论语》:公冶长第五.8
公冶长第五 八 孟武伯问(1):"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2),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3),不知其仁也."&qu ...
-
论语日课158:所谓聪明其实就是擅长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7.08) 这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主动思考,举一反三,也能为我们日常做借鉴. 不愤不启 ...
-
论语日课343:为什么有些人总喜欢恶意揣测别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14.6) 本章孔子对小人可以说是毫不留情. 即使身为君子,也难免会犯错,而行不仁之事 ...
-
论语日课103:人要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5.11) 申枨(chéng),孔子弟子,即 ...
-
论语日课114:切不可做志大才疏之人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5.22) 这是孔子周游列国至陈国时的事.鲁国的当权者季桓子过世,其子季康子继位. ...
-
论语日课117:不是所有对你微笑的人都是你的朋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5.25) 巧言令色,是孔子一贯鄙视的. 足恭,就是过分恭敬,有 ...
-
论语日课120:做个终身学习的人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5.28) 本章是说孔子的好学不已.孔子说,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村镇,也一定有像他这样忠诚信实的人 ...
-
论语日课122:人需要活得精致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 ...
-
论语日课132: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认知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6.12) 弟子冉求说,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是做起来力量 ...
-
论语日课139:人要活得正直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6.18) 罔,不直也.人要活得正直.当然不正直也能生存,只不过凭借的是运气好而侥幸免祸. 正直做人,有个最起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