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精义之一

(0)

相关推荐

  • 独行,其道

    前言 心忧疫情,寄望复课,从未像如今之般静坐,守候,翘首.凭栏窗外春信,但见了惊雷闪电横空,枯枝冷雨爆芽:但见了细柯柔风萌绿,鸟啾窠巢衔草:但见了春阳日斜东墙,竹影蹑行野猫.怎一个奈何愁郁交加,怎一个 ...

  • 《中庸》讲了什么?

    <中庸>讲了什么? <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二程极力推崇,南宋朱熹将其独立成书,并与 ...

  • 说中庸

    <中庸>的价值,应当是高于<周易>的. 这里有两个理由.一是<中庸>在<周易>之后,比<周易>晚五.六百年,学问传承,<中庸>在 ...

  • 刘子遗书 四库本(明 刘宗周)

    刘子遗书 四库本作者:[明]刘宗周提要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一刘子遗书儒家类提要臣等谨案刘子遗书四卷明刘宗周撰宗周有周易古文抄已着録是编凡圣学宗要一卷载周子太极图说张子东铭西铭程子识仁说定性书朱子中和说王守 ...

  • 《中庸·天命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显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 语音版《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各位网友,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中庸>这部重要典籍."中庸"的含义是什么,古今学者的见解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却可以互相补充. ...

  • 《中庸》的结构论述

    <中庸>的结构现在我们来看<中庸>的整体结构.从文本出发来看,我认为全书33章(据朱熹<章句>分章)可大体分为如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慎独(第1-11章),即时中. ...

  • '书法天才'姜立纲小楷《中庸章句》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立纲从小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所以, ...

  • '书法天才'姜立纲小楷《中庸章句》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立纲从小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所以,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一)解读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 哀公问政(一)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为政准则即文武之道:德的内涵是仁.义.礼.智:理解"五达道" ...

  •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8--1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武.周公之功德,周公制定礼仪:礼仪在古代是团结家庭,维护国家的纽带.认识武王.周公之孝: ...

  • 国学漫谈:《中庸》与佛老

    <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南宋以后成为<四书>之一书.在<中庸>由"篇"升格为"书"的过程中,佛教与道教(佛老 ...

  • 曾国藩小楷,中庸博厚!

    曾国藩(1811-1872),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作为持心甚严的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修身,齐家, ...

  • “书法天才”姜立纲小楷《中庸章句》【一点资讯】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立纲从小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所以, ...

  • 中庸研读第11讲:第20章(二)解读

    中庸研读第11讲:第20章(二)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二)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治理国家执政抚民的九条原则:理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道理:懂得中庸之道必"择善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