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们代代相传的书法珍宝,因为书法内容极好,笔法极深

前言:

欢迎您来到轶尘书院,轶尘书院超卓的创办初衷便是以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发扬中国国粹艺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我们将始终秉持创作优质书画内容的宗旨砥砺前行。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敬请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转发。每天持续更新满满干货,您的每一次参与都是我们创作优质内容的强大动力。

先给大家分享一下《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是不是被这幅作品的美震撼到了,其实这也是“馆阁体”的一种,这幅作品叫做《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清朝一位民间书法家写的,艺术价值却非常高,被清朝历代皇帝所珍藏。

当今社会许多书法“专家”谈“馆阁体”色变,他们强烈抨击“馆阁体”,觉得馆阁体千篇一律,毫无艺术特色。

仔细揣摩此作品,你会在其中发现钟绍京《灵飞经》的灵动之美,婉丽飘逸,风姿绰约,姿韵雅逸,如幽花美士,啸与咏于月影波光之间,显得骨秀神清,妙绝时人。怎么会没有艺术特色呢?

其实很多人对于“馆阁体”都有一些偏见,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馆阁体”:始于明朝,明朝时期称之为台阁体。明朝永乐年间,大学士沈度书法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深受成祖朱棣赏识,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纸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争相仿效,遂成标准书体,后来这种标准逐渐成为明朝官方的书体,用于科举考试、写文书告示、记录朝代历史,逐渐演变成“台阁体”。其特点是“乌、方、光”,要将字写得乌黑发亮,方正严谨、流畅光滑,整体圆润秀美。能够写好一手“馆阁体”并非是易事,没有十几年的功夫是写不好的,但正是因会写馆阁体的人较多,所以馆阁体被冠上了没有创新性的帽子!

试问,在没有深厚书法功底的前提下,一味谈创新会怎么样?往往会将书法“妖魔化”,为了博眼球,各种奇葩“书法”的出现,比如喷书,吼书,射书真的就是艺术性吗?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想要练好书法,不妨先从馆阁体下手,先让自己拥有深厚的书法基础,再去谈创新也不迟。好的东西都流传到国外了,而自己却闭门造车,书法还没开始练习就谈创新,搞艺术!最终现在乌烟瘴气的书协都即将被关闭了,大家还执迷不悟,大谈创新,这是谁给你们的底气和勇气?

这本《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端庄大气,堪称是“馆阁体”巅峰之作,很多人看后都表示:太美了!只可惜这么好的作品,现在却不在国内,现在它被美国的一家博物馆收藏,今天我们通过多方努力,将之这件作品按照原作进行超高清扫描,并经过了专业书法家的整理编修,编修成书,送给各位书法爱好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