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伤寒论》临床心悟
相关推荐
-
每日一方——“胃风汤”
每期一方--老陈给你讲伤寒 胃风汤 方药组成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 川芎. 芍药. 桂枝(等分) 胃风汤不是伤寒论中的方剂,其来自于<和剂局方>,但日本汉方很喜欢这张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桂枝二麻黄一汤
汗出不彻邪还袭,如疟频来时翕翕: 桂枝汤二一麻黄,表后脉洪为病吉. 组成: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麻黄.杏仁. 功效: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主治:太阳中风轻证.症见发热,恶风寒,形似疟状,一日 ...
-
《伤寒论》临床心悟
 邢卫光 副主任医师 德惠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 发表于2017-10-18 524人已读 文章摘要:作者邹毅成作为一位从医十四载,并在重症监护室(ICU)工作九年的标准西医,邹毅成医生讲起<伤寒 ...
-
一代大医李可:五十余年临床心悟总结
一代大医李可:五十余年临床心悟总结
-
扶阳大家-----李可老中医五十余年临床心悟!
五十余年临床心悟精华 1.凡病皆本气自病.本气,即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肾气(元气.元阳)与后天胃气(中气)构成的浑元一气.为人生命之两本,两本飘摇,危若垒卵. 2.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久病,难症痼疾 ...
-
毛德西方药心悟: 五参顺脉疗胸痹,益气养阴活血脉【转载】
毛德西方药心悟: 五参顺脉疗胸痹,益气养阴活血脉 发表者:赵东奇 148人已读 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主任医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 ...
-
【经方与临床】赵进喜: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临证心悟
当归四逆汤临证心悟 当归四逆汤可以理解为是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通草.细辛三两,增加大枣用量至25枚而成,所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是血虚寒凝经脉,气血不能温养四末所致.加吴茱 ...
-
【经方与临床】赵进喜: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临证心悟
麻黄汤临证心悟 麻黄汤由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七十枚组成,是治疗伤寒表实证的代表方.煎服法要求"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 ...
-
【经方与临床】赵进喜:小青龙汤、大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心悟
小青龙汤临证心悟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芍药.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半升组成.可 ...
-
伤寒论第123条心悟
伤寒论第123条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
-
针家心悟:针灸如何取穴?(纯干货)
人体有300多个经穴,如何根据脏腑经络辨证等原则选取最适宜的穴位便是针灸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正如古书有言:古之为医者,不在穴之妙用无穷,而在善用穴之妙用无穷也. ★1. 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法 中医的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