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红:易经里的中医
相关推荐
-
刘力红: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扶阳?上)
我们要有一个大平衡的观点,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升有降,这才叫平衡,但是在某一个阶段是升占主导,某一个阶段是降占主导,某一个是生发占主导,某一个是收藏占主导,整个是有升有降,有收有藏,我们要有这样一 ...
-
刘力红:易经里的中医!
我们的历史到了周朝末期,可以说中国文化的大格局已经定下来了,但是由于周的没落,诸侯蜂起. 这个时候出了一个圣人--孔子,大成至圣.集大成者,他对整个中国文化进行了一次大的疏理,删诗书,定礼乐,删定六经 ...
-
刘力红——识阴阳,步入中医之门
刘力红——识阴阳,步入中医之门
-
刘力红老师在《思考中医》中讲太阳病时,不...
刘力红老师在<思考中医>中讲太阳病时,不但讲太阳病在表在外,并且强调太阳病位在高在上. 这是个很重要但常常被人忽略的一个方面. 经云:"其高者,因而越之." 吐法就是这 ...
-
乙.国学堂--梁冬对话刘力红1.乙.[《思考中医》--形与神俱 ]
02 - <思考中医>--形与神俱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老师继续分享关于疾病的文化隐喻,刚刘老师讲到一个特别有趣的话题:这火在五脏里对应的是心.只有"心" ...
-
甲.国学堂--梁冬对话刘力红1.甲.[《思考中医》见“疾病” ]
甲.国学堂--梁冬对话刘力红1.甲.[《思考中医》见“疾病” ]
-
刘力红 | 长篇巨献:“中医,尚礼的医学”
原文刊于<中医药文化>2014年03期,作者:刘力红 通过跟师和长期的思考,近年我提出了"中医是尚礼的医学"的观念.这个观念不是我创造的,孙思邈在他的著述里已讲到&qu ...
-
@刘力红 老师“按腹琐记”整理笔记 | 中医学习笔记
最近@刘力红 老师的"按腹琐记"在微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响应,自我实践.@欣之心心 通过自己实践,得到一些亲身体会,并将有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各位一起分享! "按腹 ...
-
刘力红 | 谈中医五术
同有三和 同有健康 中医作为一门医学,它服务于民众的落地方式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有很全的记述,即砭石.毒药.九针.灸焫.导引按蹻. 也就是说,在应对各类不同健康问题时,中医大抵会用到上 ...
-
刘力红 | 中与中医
本文节选自<扶阳论坛7> 我们讲的中医,过去就叫医,或者医道,没有"中医"这个称谓.<汉书·艺文志>里的"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并不是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