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姑娘|竹林居夜话

(0)

相关推荐

  • 跨越百年,揭秘杭州名校的前世今生!有你的母校么?

    江南自古多才子 杭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 坐落着多所百年名校 犹如启明星一般 照亮无数学子的未来 孤山 (摄影 | 郑从礼) 求是书院.蚕学馆.养正书塾 惠兴女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 这些创建于清末的新 ...

  • 明朝轰动全国的“蚕神杀人事件”,是神灵下凡,还是另有隐情?

    明朝神秘"蚕神杀人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蚕神真的显灵了吗? 蚕丝是丝绸的主要原料,在明代的经济生活中,丝绸的地位十分重要.尤其是江南地区,养蚕和种桑树已经告别了小农经济,变为商品 ...

  • 郭新荣 :我的求学生涯

    作者:郭新荣 四十年前,我考入山西省长治农校蚕桑专业学习.回想起那段求学经历,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真切体会到"时间如电闪,日月如水流"的时间穿越感. 01 1979年 ...

  • 嵌瓷“斗工”卢芝高|竹林居夜话

    春暖花开,兴匆匆回故乡潮州采风,直奔刚刚获得"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的老家金石镇.潮安区宣传部副部长李仲昕是"金石女婿",说起金石的文化亮点如数家珍.说到常见 ...

  • 洽济小庐|竹林居夜话

    绘图:郑鹏 亲人微信群,是我们在云上聚会聊天的"家". 这天,二姐发了一张照片:鸟窝.鸟儿用一根根干藤编织的鸟窝里,三颗花点鸟蛋引来一片赞叹:二姐家的老厝"燕归来!&qu ...

  • 家乡不再遥远|竹林居夜话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脑子里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家乡曾经的遥远. 因为参军,我从一个小镇来到了首都北京.那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贫穷,交通落后,使本来就比较远的距离,变得格外遥远.回一趟家,要坐上一天两 ...

  • 潮乐作伴|竹林居夜话

    除了潮州话,还有一种声音,会让你闻之心头一热,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那就是"潮州音乐".它是我们的"第二乡音". "锄头粪箕筐,三弦琵琶筝". ...

  • 最后的邻居|竹林居夜话

    自从父母亲移居府城竹木门,金石"竹林居"便成了"老厝".半个多世纪前,我懂事时的"竹林居",日间家家户户敝着门,夜里每个窗口都亮着灯.除了我 ...

  • 老舅“断交”|竹林居夜话

    祖母去世的时候,怕我过于悲伤,也怕我为了奔丧影响工作,瞒着我.探家再也见不到祖母,难过了好几天.又听到不好的消息:"老舅和我们断交了." 老舅和祖母感情很深.按照那个年代当地的习俗 ...

  • “走日本”|竹林居夜话

    日寇侵略我国时,地处省尾国角的潮汕地区,同样受到蹂躏.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掳.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百姓只能逃跑,俗称"走日本". 日军没有从汕头登陆,而是从澄海上来,到了庵埠 ...

  • 10元钱的温度|竹林居夜话

    钱,没有温度. 亲情,有温度. 大姐在家里是"大姐头",许多事都是她在操心.操办.我参军以后,大姐经常给我写信.我如风筝信似线,仿佛没有离开家.在许许多多的信件中,有一封信让我刻骨 ...

  • 老汉“嫁大猪”|竹林居夜话

    90岁高龄的父亲结束了勤劳慈祥的一生,永远地安息了.大姐夫李兄跪拜灵前,喊了一声"岳父大人"便泣不成声.他发自肺腑赞颂了岳父的优良品质,其中说道:"您从不重男轻女,在家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