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学部全体院士学术报告会上,这七位院士讲了啥?
相关推荐
-
UC头条:王国法院士: 能源革命不是把煤炭“革”掉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去化石能源化"等论调铺天盖地,甚至有观点提出,30年后煤炭工业将不复存在.那么,煤炭到底有没有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国法表示,在 ...
-
我们为何要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何实现?丨院士访谈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我们为何要提出这些目标?如何实现?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 ...
-
郭烈锦院士:提高能量转换有序化程度,实现洁净、无污染、低碳甚至无碳排放
郭烈锦,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动力多相流及氢能科学技术.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长期重大瓶颈. 人类进化发展 ...
-
丁仲礼院士:“碳中和”将带来经济社会大转型!中科院公布“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进展
5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作了题为<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学部近期围绕碳中和问题所布局的咨询 ...
-
杜祥琬院士: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八点思考
2021年5月15日上午,由中国节能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联合主办,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承办,以"绿色责任.零碳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 ...
-
追光者李灿院士:“液体太阳”——人类的清洁能源
化石资源的过度利用将造成能源危机.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严峻的生态问题.若全球变暖以目前速度持续下去,将给人类导致极其可怕的灾难.目前,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的短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 ...
-
碳说(210609)|杜祥琬院士:试论碳达峰与碳中和
杜祥琬院士:试论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前沿技术 2021-06-08来源:<学术前沿>杂志作者:杜祥琬转自:人民智库2020年中国向世界宣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 ...
-
丁仲礼院士:碳中和过程会是经济社会大转型,应强调“技术为王”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陈浩洲 5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著名气候变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作了题为<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专题报告.他 ...
-
煤炭产业如何发展有利“碳达峰”“碳中和”?刘中民院士:调结构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方经纶)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如何完善生产布局和结构,并且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是煤炭产业近年来的重要课题. 中 ...
-
《焦点访谈》:力争今后十年70-80%能源增量由新能源来替代
风电观察消息:12月25日,焦点访谈节目播出<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运行一天也离不开能源,我们的生活也一天都离不开能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中国能源发展状况如 ...
-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2060碳中和与能源化工产业发展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力争于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仅有30年,能源和经济转型.二氧化 ...
-
16位院士谈氢能:关注制氢成本与氢储运,强调做好氢能示范推进
通常而言,工业化制氢路线主要包括水电解制氢.煤炭气化制氢.天然气制氢.生物质气化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其中,又以煤炭气化制氢最受青睐在几种制氢路径中,煤制氢最具经济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