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太极拳为什么是55势?武禹襄《十三势架》集解(一)
相关推荐
-
孙式太极拳拳谱
孙氏太极拳97式招式 一.01.起式 02.懒扎衣 二.03.开手 04.合手 05.单鞭 06.提手上势 07.白鹤亮翅 三.08.开手 09.合手 10.左搂膝拗步(左式) 11.手挥琵琶(左 ...
-
真正的太极拳都是从这里开始:武禹襄《身法》集解(二)
真正的太极拳都是从这里开始 一一武禹襄<身法>集解(二) 李新方 [原文]提顶,吊裆,裹档,护肫,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腾挪,闪战. [解曰]前面讲过,有没有正确的身法,也就是能否基本做 ...
-
太极拳与太极操的界限:武禹襄《身法》集解(一)
太极拳与太极操的界限 一一武禹襄<身法>集解(一) 李新方 [原文]提顶,吊裆,裹档,护肫,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腾挪,闪战. [解曰]祖师<身法>一篇,语言文字极为精炼,内 ...
-
【视频】《王延年谈太极拳》/1971年套路视频 示范秘传十三势
张钦霖弟子王延年谈太极拳 一.太极拳漫谈 一般人所说的练把式,只要会动两下子,活动筋骨而已.实际上,练功夫由明末开始(明末以前称武术).当时除了学文的文官外,还有学武的武官,最高的还可当到元帅或大 ...
-
太极拳的攻防之秘: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六)
太极拳的攻防之秘 一一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六) 李新方 [原文]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解曰]一切武术,不论内家还是外家,传统还是现代,中国武术还是 ...
-
气敛入骨与敛入脊骨: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四)
李亦畬书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 气敛入骨与敛入脊骨 一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四) 李新方 [原文]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 [解曰]"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 ...
-
顿悟法门的五大心法秘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一)
武禹襄祖师 顿悟法门的五大心法秘诀 一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一) 李新方 [原文]解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 ...
-
武氏太极拳之:武禹襄体系形成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太极拳诞生
文/李通国 无疑,从流传的大量传说和技术看,太极拳技术古已有之.它们的名称五花八门,它们的技术或粗糙或精巧,但都若隐若地体现着现代太极拳的一些技术前身特点,我们不妨称之为,古式太极拳.可是,它们都不是 ...
-
武禹襄《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集解
武禹襄<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集解 李新方 一.以神打人的不传之秘 [原文]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
-
真正的气功不练气: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六)
武式太极拳名家李永康(右)陈谓同老师 真正的气功不练气 一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六) 李新方 [原文]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