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按国标要求的监测方法进行监测,是否违反《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相关推荐
-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颗粒物采样方法的选择,GB/T16157修改单中提到的浓度值是实测浓度还是折算浓度...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中最常见的工作任务之一,而颗粒物采样又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篇内容讲讲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颗粒物采样方法的选择. 目前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颗粒物主要的采样方法依据有: 1. ...
-
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编制了<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向全社会公开征 ...
-
固定源废气一氧化碳监测的方法选择问题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了一氧化碳的监测方法是HJ/T 44-1999,是否能够使用HJ 973-2008来测定一氧化碳进行达标评价?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了一氧化碳的监测方法是HJ/T 44-1 ...
-
21项环保法规、28项环保标准,今天正式实施
今日,2021年3月1日,已经有新一批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环境规范和标准正式实施了,快来了解一下: 1.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通过暗管.渗井 ...
-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之土壤环境监测标准与质量控制
土壤环境监测的标准方法 目前,我国和土壤环境监测相关的标准方法主要包括: 国家标准方法(GB) 环境保护行业标(HJ) 农业行业标准(NY) 林业行业标准(LY) ❂土壤标准 ❂ 拟发布标准一览表 ...
-
环境监测方法验证报告: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流动注射-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HJ 824-2017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流动注射-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HJ 824-2017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流动注射-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HJ 824-2017)于2 ...
-
【推荐收藏】更新啦!《环境监测仪器适用性检测合格名录》(截至2021年3月31日)
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了最新的环境监测仪器适用性检测合格名录(截至2021年3月31日),共包括33个类别1123种.类别如下: ·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CEMS)适用性检测合格名录(符合HJ ...
-
未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的监测方法进行监测,是否违反《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
分割线 问 想了解"违反国家有关强制性规定的检验检测规程或者方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比如强制性标准"GB 11607"中指定的检测方法是"GB 747 ...
-
环境监测报告是否适用《检验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官方答复来了
小编说 近日,有网友在市场监管总局留言询问环境监测报告是否适用<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问题,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就该问题作出答复. 详情如下: 关于环境监测报告是 ...
-
检验检测机构最新212项国标发布,赶紧收藏!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国标委 智慧测联) 导读: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21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3项国家标准修改单,小编整理了建工建材行业相关标准,供大家参考: GB ...
-
荐读 | 检验检测机构人员技术能力评价与确认方法探讨
检测机构人员的技术能力是有效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在认证认可行业标准通用要求中对人员培训.能力确认及检验检测工作授权等方面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只有不间断地定期考核评价被授权人 ...
-
《检验检测机构诚信报告编制规范》国标11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出台背景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诚信报告编制规范>(GB/T 39663-2021)国家标准202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据悉,该标准 ...
-
已批环评的排放浓度低于监测方法检出限,总量也远远不够,如何验收?
主题: VOCs总量过低导致无法完成验收的情况 内容: 近期工作过程中发现很多类似的环评,VOCs总量被写的异常的低,连产生量都远低于相应的排放限值,处理后的量更是低于了方法检出限,这类很像是为了完成 ...
-
黄文江等: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本文节选自: 引文格式:黄文江, 师 越, 董莹莹, 叶回春, 邬明权, 崔 贝, 刘林毅.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与展望[J]. 智慧农业, 2019, 1(4): 1-11. HUANG We ...
-
龙炎飞老师讲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有哪些内容?进度监测方法有哪些?
龙炎飞老师讲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有哪些内容?进度监测方法有哪些?
-
新生儿血糖监测方法
糖代谢异常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可导致不可逆的不良预后,甚至死亡.持续一段时间的严重低血糖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1,2,3],而高血糖可增加死亡和脑室内出血的风险,且与早产儿视网膜病也有一定相关性[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