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正山小种喉咙发紧,是红茶品质不好,还是我没喝懂?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六月的傍晚,在天边看到一抹银红色的晚霞。

银红,是一种很难描述的色彩。

《红楼梦》里,贾母就说起过,自己年轻时见过种叫“软烟罗”的好东西。

那个软烟罗,有一样颜色就是银红。

若是做成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看着,就像烟雾似的。

因此,那银红色的软烟罗,又叫是“霞影纱”。

看到这处介绍时,心里不由感慨。

以前的人对颜色的体察,真是细腻入微,又浪漫至极。

《2》

对于美的东西,离不开细细琢磨。

好比是品茶,小口细啜,慢慢感受才能尝出好茶精髓。

所以,爱茶的人在一起探讨与茶有关的话题时,大多描述地极为细致。

前段时间就有茶友提起过,他之前喝一款正山小种红茶时的感受。

茶友说,刚一打开那款茶就能闻到明显的烟味。但是不刺鼻也不难闻,只是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

茶汤泡出来后,喝着也有红茶的清甜感觉,味道还算清爽、爽口、不苦涩。

同时,在茶汤里也能喝出那股烟味。

感觉就好像走进了,正在烧着柴火的农家灶台。

木头噼里啪啦烧得正旺,火苗跳动,有源源不断的柴火烟味在涌出。

喝那款红茶时,能回忆起在老家烧柴火做饭的画面。

但奇怪的是,那泡红茶喝完后,他觉得有些喉咙发紧,感觉火气特别重。

他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以前在喝绿茶与白茶时,他可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难道就像别人常说的那样,喝茶讲究“冬红夏绿”,夏天天气热,该喝点清凉的茶降降火,不适合再去喝红茶?

又或者是,红茶本身的火气太重了?

亦或者那款红茶质量有问题……

听完茶友的茶事分享,对于他遇到的疑惑,村姑陈猜想到3个可能。

《3》

第一,初次喝经过烟熏的红茶,口味不适应。

结合茶友的描述,他遇到的正山小种,是经过烟熏的。

烟熏是种古老的食物保存方式,也是种颇有特色的制茶工序。

之前在武夷山吃饭时,和朋友打趣过一句话,武夷山的味道,就是烟熏的味道。

因为在当地美食里,经常能遇到熏鹅、熏鸭爪、熏肠、熏笋干、熏豆腐等食材,风味独特,特色鲜明。

经过烟熏的食材,一来能去除水分利于保存,二来还能获得独特风味。

在桐木当地,海拔高,天气冷,空气潮湿,水汽重。

因此,在空调与抽湿机等现代设备,还没发明与广泛应用的年代里。为了让做出来的茶,能够更好地保存不易受潮与变味,当地茶农创造性地借鉴了“烟熏”的做法。

在做红茶时,通过燃烧松柴,让茶坯吸附松脂发散出来的独特香气。

个中原理,与茉莉花茶的窨制,有些相似。

只不过,窨制花茶是让茶叶与鲜花进行接触,吸附花香。

而烟小种红茶的制作,则是在萎凋与烘干的时候,让茶坯逐渐吸附松烟香。

当然,有讲究的茶农,还会在红茶捡剔后,快要制出成品前,再进行一道烟熏,最后再装箱。

按照上面的制茶步骤,最终做出来的成品,拥有独特松烟香风味。

闻起来是悠扬雅致的,类似烟熏柿饼、烟熏笋干的香气,非常质朴,能让人联想到令人心安的画面。

正如陶渊明笔下写的乡土生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夕阳西下,炊烟袅袅,有人问你粥尚温。

家人守在灶台前,正在为你烹饪一餐暖心的家宴……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再邂逅炊烟升起般的气息,实在是难得的美妙体验!

这股松烟香,大家尽管可以放心。

它并非是品质有问题,更不是红茶火气的表现,而是烟小种的特色所在。

第一次遇到这种茶,一时间口味适应不来,觉得烟味重,喝着很奇怪,欣赏不来。

难免会因为喝不懂的缘故,产生种种误会。

对这种情况,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在于多喝、多感受、细细体会。

茶海茫茫,好茶无限。

新手入门,还得慢慢来。

《4》

第二,遇到了“火气”未散的新茶。

新茶刚做出来时,自身会有一定的火气。

不管是红茶、绿茶、白茶、岩茶、普洱等,一应如此。

像是历来以小清新风味示人的绿茶,在新茶刚刚炒出来时(龙井绿茶等),也会有一股让人喝起来比较燥的火气,要放一放才好喝,不是喝越早越好。

放上十天大半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等到新茶火气淡去,才是风味最佳的时候。

继续聊回,那款带有松烟香的小种红茶。

用传统工艺加工出来的烟小种,在新茶刚做好时,也会有一段火气较大的尴尬期。需要放一段时间才会好喝。

在制茶过程中,经过一道道烟熏后,茶叶内部吸附不少松烟。

新茶刚做出来时,容易让人觉得这股烟香太过浓重,不够温和。

甚至于让人觉得不清爽,喉咙处像上火那样,有股毛躁感。

这时候,建议是放一段时间。

先放上十天半个月,要是能接受这股风味变化,但饮无妨。

要是仍觉得,这股烟味太过刺激浓烈,接受不来,那么就多等一两个月。

等到红茶条索吸附进入的松烟气息随着呼吸吐纳,逐渐变得悠长淡雅,整体风味更显平和。

彼时再去喝茶,新手茶客会更好接受。

《5》

第三,那款烟小种红茶,本身工艺有严重败笔。

红茶加工,大致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

在制茶过程中,茶叶一旦受到高温伤害,会损伤茶叶内质、破坏品质。

如果那款红茶闻起来,气味并非类似熏烟的松烟香气,而是一股浓浓的焦味。

浓烈、刺鼻、刺激性强。

一点不好闻,并且丝毫不会让人产生美好联想。

喝起来,没有清甜、鲜美、爽口的感觉。

不是滋味寡淡就是涩口刺激,根本不好喝。

更谈不上,香气落水、茶味丰富、层次饱满、汤感醇厚、回甘生津等美好茶味体验。

遇到这种情况,难免让人喝起来觉得火气太重,很难喝,刺激感强。

打个比方,遇到一块已经烤焦的肉,焦味重,风味差。

入口一尝就会让人浑身不舒爽,根本接受不了。

如此品质糟糕的红茶,没有任何饮用价值。

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

即便再继续放下去,放足半年、一年、两年,茶味也不会好转!

不过结合那位茶友的描述,他遇到的那款红茶,不至于说一无是处。

因此,从推理过程看,前两者的可能性会更大!

《6》

舒心喝茶,主要看个人喜好来定。

红茶、绿茶、白茶、岩茶、茉莉花茶,想喝就喝。

没有必要盲信“冬红夏绿”的一刀切说法。

更何况,夏天不适合喝红茶一说,并不科学。

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

气温高,阳光灿烂的夏季,更宜温养。

风味温和的红茶,四季皆宜。

夏日的下午茶里,选一泡松烟香袅袅的烟小种。

茶香如斯,缠绵萦绕,能让人回忆起温暖旧时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